河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7 09:16:15

  中新网郑州6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5日,六五环境日河南主场活动在郑州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天蓝、地绿、水清正在逐步成为常态。官方数据显示,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刘玉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全省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至4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优良天数达到248天,较2015年增加46天。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019年以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的18%提高至41%。

  近年来,河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山区生态林、平原防洪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县45个,先后建立5类351处自然保护地。全省75%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被纳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哲表示,今年以来,河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该省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增好水、治差水、保饮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民众享有更多蓝天之美、碧水之美、田园之美、青山之美。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 ,科技创新也在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河南成立黄淮实验室,着力建设高端科技平台,加强污染治理、土地修复、节能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科技研发工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合理增长,助力美丽河南建

  在谈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这个问题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淮实验室主任吴丰昌认为,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要主动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加快把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成绿色发展优势;狠抓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完)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在河南开封、安徽芜湖、江苏徐州等地,如万科、绿地、保利等头部房企也相继推出了来访礼、“以老带新”礼、一口价特价房、折扣优惠等 “置业红利”,并明确“春节不打烊”。

  拜登的团队推出了寻求限制中国参与复杂的国际半导体芯片贸易和生产网络的《芯片与科学法》。美国不再假装不强迫其他国家作出抉择。拜登团队的做法被当作安全政策来兜售,但是,美国的政策看起来非常像粗暴的保护主义产业政策。

  宠夫子是一个专门做家庭寄养、上门喂养、宠物托运的宠物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成都地区在平台上发布求上门照顾宠物的订单大概在两三千条,“但是我们只派单出去上千条,有时候没那么多商家(上门照顾宠物的团队)接单。”据了解,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每个节假日都会出现,“平时求上门照顾宠物的单子没那么多。”

  <strong>“人实在是太多了,早上六点左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已经排了看不到尾的队伍,游客中心全是人挤人,几乎是寸步难行,但每个人看起来还都排得很开心。”</strong>仲女士提到,自己下午两点多游览出来,目测门外排队的人已经是早上的3倍多了。

  截至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974.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20.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654.9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658.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822.4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61.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12.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222.7万人。

  桥路组一共8个人,平均年龄29岁,来自五湖四海,每年就靠内部调剂,才有一两个人能回家过年。不回家的,也有值不完的班、写不完的报表和做不完的保养。铁路上每一项工作流程都一丝不苟,这是中国铁路积淀百年的文化,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