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艺术珍品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7 09:12:42

  中新社沈阳6月5日电 (记者 韩宏)“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展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 。

  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馆长劳拉·简·佩介绍称,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迎来文学、艺术、工业百花齐放的空前发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氛围。

  展览按照“变幻的风景”“流变的图像”“古风新尚与中国趣味”“美丽与哀愁”四个主题进行划分,呈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本土艺术的历史长河,涵盖了印象派画家威廉·透纳和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的油画、水彩、雕塑、陶瓷、服饰和珠宝等艺术瑰宝百余件。

  走入展厅,被后人奉为印象派先驱的威廉·透纳的作品《沉船浮标》映入眼帘。这幅画典型地表现了他对光线的处理,是他生命中最后完成的几幅作品之一,是在他1807年所绘制的一幅表现泰晤士河河口景色的画作上,耗时6天再加工完成。

  维多利亚女王午后礼服也在展览中展出。据悉,1861年12月,阿尔伯特亲王病逝,维多利亚女王陷入悲痛之中。直到1901年去世之前,她所有的衣服都是黑色的,展出的这条裙子用黑色蕾丝和象征哀悼的黑纱装饰,黑纱是一种半透明的黑色丝绸。

  《芍药》《贝壳》《中式储物柜》《命运》等画作,亦展现该时代各阶层女性的生活方式,如19世纪英国女性如何谈恋爱、参与什么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信仰等。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表示,此次展览通过展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艺术的繁荣和多样性,将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完)

  “暖风”开始吹向市场的每个角落。“人们愿意上街了,街上的人多起来了,生意就会好起来。”43岁的张中民来自山西,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小型餐饮店,为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来京旅客等提供盖饭、刀削面、炒菜等便餐。天气寒冷,小店的推拉门已经挂上了厚厚的挡风门帘。坐在温暖的室内,张中民经常看着街边往来的人群,等待着人们进店点餐。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高质量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大。“掌握一门外语有助于学生求职就业,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保罗认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他结合自己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研究,多角度向学生分享他对文化差异与交融的见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

  他强调,要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加快落实、全力推进。

  险资乐观表态“一定会更好”

  29岁的乔马尔·阿布东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达沃一家榴莲加工厂的质检员,凭肉眼便能给农户每天送来的成百上千颗榴莲按质量等级快速分类,以确保优质货品进入工厂。不过,最近阿布东有了“甜蜜的烦恼”:随着中菲两国签署关于菲律宾鲜食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他的工作量恐将大增。

  截至目前,基地现有上市产品622个,在研产品232个,一类新药29个。

郭初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