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成立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8 08:08:06

  本报记者 王 宁

  6月27日,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同步发布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这预示着该批基金正式成立运作。据悉,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均超过4000户,合计募集资金达34亿元。

  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分别为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和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根据公告,单只产品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均在4000户以上,合计募集金额达到34亿元。具体来看: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591户,募集金额为11.1亿元;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414户,募集金额为11.65亿元;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002户,募集金额为11.25亿元。

  事实上,三只港股通央企红利主题基金 一经发行便获得各方资金青睐。6月19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投资”)公告称,于当日认购首批三只港股通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在市场人士看来,认购上述新发基金,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

  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标的为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该指数聚焦能源、通信板块,体现鲜明的国民经济“压舱石”特征,与当前市场主流红利指数高配金融板块形成差异化。在机构看来,当前投资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恰逢其时。

  南方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港股市场呈现出回暖的迹象,估值处于低位性价比较高,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有关政策出台加速了央国企价值重塑的进程,高分红特征则在维持股价稳定、减少波动、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当前要投资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主要原因。同时,标的指数编制方案以“央企”为体,传统能源板块和通信板块为两翼,改变了港股通红利类指数收益长期偏低的趋势,收益领先同类指数。此外,今年以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资金超过2000亿元,资金流入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金融、能源、电讯,这些行业中央国企比例含量高,为指数整体收益提供有力支撑。

  景顺长城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国新投资与专业机构合作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发起设立多币种ETF产品,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间的协同联动,将引导更多国际资本和产业资源向优质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高效聚集。

责任编辑:王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月5日发布消息说,2022年“双进”服务“双减”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共联动全国科技馆400余座次,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科普活动1800余场,服务公众7200万余人次。

  分析指出,2022年三季度六家名酒上市公司营收在白酒行业占比超过83%,净利润在白酒行业占比超过91%,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当前,除茅台之外各大名酒的去库存进程还未终结,原有的库存加上疫情以来造成的消费场景受限、消费力下滑,令名酒不敢贸然亮出涨价的招牌。分析认为,2023年春节很大可能是除了茅台等少数名酒“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多数名酒和地方酒可能仍将延续2022年9月中秋期间的降价促销策略,而且春节期间的促销力度可能将加大。

  1月4日,2023年春运在即,京广铁路客、货运日益繁忙,钢轨负荷量持续增加。为确保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安全,广铁集团衡阳工务段衡山线路车间60名“钢铁勇士”,在京广线大浦街站的轨道上,趁着17时15分至21时的“天窗”期,在寒夜中奏响换轨“交响曲”。

  <strong>这一年,农业银行坚持因地制宜,宣传影响更加深入。</strong>农业银行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展“农情消保千网行动”“网点微课堂”“微讲堂”“行长接待日”等活动,通过小游戏、有奖问答、机器人互动等形式,提高客户参与感,提升教育宣传效果。在全面做好金融服务基础上,瞄准金融知识“洼地”,在全国脱贫地区832个县域广泛开展“金融宣讲乡村行”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农村大喇叭等形式,全力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所拥有的强大公共外交功能,使之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与政府、政党、议会等的交往方式一样在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渠道。“民齐者强”,推动深化国家间民众的相互认知,哲学社会科学在夯实国家关系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担当起塑造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设计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不断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平台对话,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提升国家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学术交流,为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研究与传播,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重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文明形态的理论体系,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中国,翻开新的华章。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全新升级、重装出发,正式启动,唱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主旋律,壮大新时代澎湃正能量。

李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