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大收购!股价年内大涨50%

来源: 大河网
2024-07-08 02:24:29

  来源:中国基金报

  拟耗资百亿元人民币

  私有化港股环保公司

  瀚蓝环境7月7日晚公告,公司拟联合投资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广东恒健)和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南海控股),向公司境内间接子公司瀚蓝(佛山)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瀚蓝佛山)增资,并通过瀚蓝佛山直接子公司瀚蓝香港提出协议安排计划,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粤丰环保。

  此次交易完成后,瀚蓝香港将持有粤丰环保约92.77%股份。除上述股份外的其余股份,由粤丰环保原控股股东臻达发展继续持有。该潜在协议安排计划如进一步落实,将由瀚蓝香港正式提出。瀚蓝环境最终通过瀚蓝香港控股粤丰环保。

  此次交易示意性注销价暂定为4.9港元/股,按照粤丰环保当前公开披露的已发行总股本24.4亿股计算,100%股权对应的整体金额为119.54亿港元。要约人已同步于香港联交所网站披露相关公告。不过,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

  以目前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及收购股份估算,此次瀚蓝香港收购粤丰环保约92.77%股份,将耗资103.17亿元人民币;其暂定的4.9港元/股的示意性注销价,相对于7月5日粤丰环保4.06港元的收盘价溢价约20.69%。

  上实控股意外退出?

  目前,上实控股间接持有粤丰环保约19.48%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

  据上实控股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10月,上实控股认购16.37亿港元有关粤丰环保股份的可交换债券,期限为7年;初始交换价为每股6.71港元,可交换不超过2.44亿股粤丰环保股份,占发行日粤丰环保股权的约10%。如果全部行使上述可交换债券,上实控股将拥有粤丰环保约29.48%的股权。    

  按照上实控股的预期,该交易可促进旗下固废业务与粤丰环保建立紧密合作。未来,粤丰环保有望进一步成为上实控股固废整合大平台,打造中国垃圾焚烧行业规模实力最强、技术优势领先、运营效率最高的产业联合体。

  但颇为意外的是,上述私有化协议如果最终完成,上实控股所持约19.48%的粤丰环保股权将全部退出,其原定的将粤丰环保打造成为上实控股固废整合大平台的希望也将随之落空。

  资料显示,参与此次私有化粤丰环保的另外两家公司,都是广东当地的国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广东恒健总资产达4589.26亿元,净资产达2107.32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8.13亿元、净利润103.22亿元,业绩经营情况良好,资金实力雄厚。

  南海控股则是瀚蓝环境控股股东的母公司,是佛山市南海区资产规模最大、资本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国有投资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南海控股总资产为514.46亿元,净资产为197.75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2.95亿元、净利润18.67亿元。

  年内股价最高大涨54.56%

  瀚蓝环境位列2023年中国环境企业十强第5位,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2023年,瀚蓝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25.41亿元,同比下降2.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5.23%。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初至今,瀚蓝环境股价最高涨幅达54.56%,实现月线5连阳。

  截至7月5日收盘,瀚蓝环境股价报21.28元,市值为174亿元。    

  

责任编辑:杨红卜

  <strong>中新社记者:截至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周年。值此之际,中老铁路首列全铁路运输水果冷链班列通车,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优质农产品输华正式开启铁路时代。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strong>

  但对于抗原检测而言,<strong>《专家共识》写道,目前各级临床检验中心暂未开展室间质评活动,国内尚无SARS-CoV-2抗原商品化第三方质控品,</strong>必要时可使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作为第三方质控品。

  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calu-3)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

  当时,母亲带着陆柱国和4个妹妹,最小的妹妹还不会走路,由妈妈抱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讨到一点面,就做点面汤充饥。妈妈舍不得,就看着几个孩子吃。等孩子们吃完了,妈妈就刮锅底吃。

  李铁被查后,前大连一方队总经理石雪清直言:“大快人心事,铁案如山啦。作为七年前的被害人今天终于雪耻前仇。这也是大连球迷的胜利,出来混迟早要还。”

  新疆气象台专家表示,后续还应继续深入开展极端寒冷天气机理的研究,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增加预报预警的提前量,提升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其次是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预警信息受众的覆盖面,细化防御措施建议,使预警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用。三是要不断加强科普宣传,使公众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熟悉防护方法,收到预警信息后能有效地应对。

梁政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