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前大使:在华12年,我为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所触动 | 世界观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1 20:00:41

  “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50周年,不只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代表着两国在过去50年里,在充分互信 互为伙伴方面的决心和成果,”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Dato Abdul Majid)向中新网表示,两国半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两国带来了益处,更是造福了整个(东亚)地区。”

  见证历史,回忆两国关系关键时刻

  1998年至2005年期间,马吉德曾担任马来西亚驻华大使。他作为马来西亚外交人员,两次被派驻华,在华时间前后共计12年之久。

  作为马中关系发展和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人,他不禁感慨:“在上世纪70年代两国建交之初,双方接触还十分有限,如今在互信尊重、睦邻友好的坚实基础上,马中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回顾这50年,马吉德分享了他眼中,马中关系的几大历史性时刻。

  其一,便是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二,是1971年时,马来西亚在联合国大会上投出赞成票,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助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是2022年以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上任两年间,两度访华,强调了挖掘共同价值观对增进文明对话的重要性,推动了双边交流和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马来西亚也是第一批响应支持的国家。两国共建的标志性项目东海岸铁路完工后,将贯通马来西亚东海岸和西海岸,为相关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马中两国在过去50年里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马吉德表示。因此,他相信两国关系能够轻松地迈入下一个阶段。

  在华12年,畅叙与中国的情谊

  谈及这些年来,他亲眼见证的中国社会变迁,马吉德认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中国时,他就被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所触动。

  “中国民众十分支持对外开放政策,将其视作发展机遇,”马吉德回忆道,“许多中国人不畏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齐心协力建设国家。”

  此外,马吉德坦言,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也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积极印象,“特别是在短短20年里,中国人能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学习及应用新兴技术。”

  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流行就是一个例子 ,马吉德表示,这类软件给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带来便利,由于它们强大的功能集成,部分软件如今也在马来西亚流行起来。

  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流行的背后,是两国之间共有的文化和价值观。现任马中友好协会会长的马吉德认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离不开更密切的人文交流。

  学习双方语言则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双方理解的重要方面。马吉德指出,如今,不仅马来西亚设有更多孔子学院,马来语在中国也越来越流行。

  十几年前,中国只有一所大学提供马来语课程,如今,中国已有多所学府设立了马来语专业。

  不止是人文交流,马吉德表示,科技交流与合作,也是马中双边关系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认为,科技合作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国作为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相关新兴技术的前沿国家,有许多优秀经验值得马来西亚学习。

  对于台湾媒体对这则MV的解读,宋忠平认为,无论是岛内媒体还是岛内老百姓都希望从大陆官方渠道中获取“两岸一家亲”的信号,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两岸问题,避免家园成为战场,“一家人相聚有好酒,但对于扰乱和平的域外势力和‘台独’分子则只有猎枪。”

  王先生最近通过工商银行APP预约了还款业务,发现办理提前还款已经需要排队到两个月后了。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工商银行某网点个贷部同样获悉,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预约提前还贷,现在最早能约到4月末。他还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和同事都选择提前还贷,普遍需要排队等待,排上两三个月比较常见,“这期间又有不少利息,希望能早点儿排上。”

  问:3日,美国务院高官在电话吹风会上称,受中国无人飞艇进入美领空事件影响,美国务卿布林肯已决定推迟访华行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认为,中国后续新冠病毒传播可能呈波动式,出现时间和病毒传播情况会受到新毒株出现、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等影响。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个人按揭贷款是银行核心优质资产,大量提前还房贷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因此不少银行选择提高还款门槛。

  对此,台湾陆委会8日回应称,目前大陆人士来台从事宗教交流仍须以项目方式申请,陆委会将会同主管机关积极提供必要协助。高雄市长陈其迈称,有关大陆人士包括亲友、宗教人士来台部分已经在协助,“内政部”会提供必要帮助。“立委”刘世芳称,如有大陆信众或亲人要来台吊唁星云大师,按照一般程序申请并没问题,但如果延伸为陆客来台旅游,并参加13日举办的圆寂颂赞典礼,“就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不要混为一谈”。联合新闻网称,公开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台方于2020年初开始大幅限缩大陆与港澳籍人士入境规定,其中宗教人士部分,直到2022年11月才宣布针对港澳宗教人士的放宽措施,让后者可以依规定申请来台,但是针对大陆宗教人士来台部分,目前仍未有放宽的政策举措,其余多个领域也未宣布开放。

柳坤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