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元卖到6500元,谁在炒“哦崽”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0 06:42:05

  中新网6月1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排队的人把门都挤爆了”“抢到的话转手就能赚几百元”……

  这事就发生在搪胶盲盒“哦崽”身上。近日,这款人气IP在线下发售,获得极高关注度,玩家们提前一两天排队,一旦抢到,手中的盲盒立马“升值”数倍。

  太火爆,多地取消发售

  “我从14日就开始排,终于抢到了两个,过程太痛苦煎熬了。”

  茹茹(化名)是一名潮玩爱好者,为了顺利买到搪胶盲盒“哦崽”,她提前两日在青岛万象城排队。

  官方公布的线下发售时间为6月16日。在茹茹发布的图片中,14日就有很多人在排队。“我到的时候前面已经有10个人了,15日早上,队伍已经满了。”

  与此同时,多个城市的网友晒出线下排队盛况,有人自备帐篷、床垫等,还有网友配图称,汹涌的人流把成都IFS店的玻璃门“挤爆”。

  此后,长沙、成都、重庆、珠海等地多家门店宣布取消线下发售,TOPTOY成都IFS店在公告中还提到,因突发事件,配合派出所工作。

  关于线下是否会重启发售的问题,中新财经记者咨询线上黑玩旗舰店客服,对方表示 并不清楚。TOPTOY重庆某门店店员也告诉记者,“暂时没有接到通知。”

  至于“出事”的TOPTOY成都IFS店,店员明确称,“不会(重新发售)。”

  多是黄牛在排队?

  公开信息显示,“哦崽”是深圳市黑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IP,初代盲盒于2022年5月上市。

  此次发售的“春日游园会系列”盲盒限量3999套,此前已在线上售卖,据参与抢购的网友反映,几乎是“秒空”状态。

  线下开售时间本定于6月15日,但因产品货期原因无法准时发售,改为6月16日。

  在某二手平台上,之前发售的“哦崽”盲盒被热炒,一款“哦崽”失落的宝藏盲盒被标出近万元的天价。

  或由于“哦崽”盲盒的高溢价,据茹茹观察,此次发售,“黄牛”尤为猖獗。“排队的人群中,除了我们几个真正的玩家,感觉90%都是‘黄牛’的代排。”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黄牛”也成为声讨对象。有网友晒照称,排队的很多都是“黄牛”雇来的大爷大妈。

  针对黄牛问题,中新财经记者数次拨打TOPTOY官方客服电话,但一直未接通。TOPTOY某门店店员告诉记者,“我们也没办法区分‘黄牛’。”

  二手被炒到6500元,溢价50倍

  中新财经记者搜索发现,在上述二手平台上,某卖家挂出的“春日游园会系列”隐藏款盲盒,标价6500元,相比129元的原价,溢价高达50倍。

  “就是因为二级市场溢价太多了,所以只能去排队,但这个队排得太久了。”茹茹颇为无奈。

  记者注意到,6月16日发售后,这两日网上有不少人晒抢到的“哦崽”盲盒,其中一些人在高价寻找买家。

  这些年,潮玩市场爆发,当红潮玩一旦和限量发售沾上边,就意味着可加价甚至翻倍转卖。盲盒由于其“盲”的属性以及隐藏款、限量款的存在,创造了一种“博彩式”的玩法,更是带来了二级市场的高溢价。

  这也给一些人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因此投机者趋之若鹜。但这种投机性炒作,或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热潮退去,剩下的就只是泡沫。

  曾经积木熊火爆,二级市场价格水涨船高,如今市场冷淡,一位圈内博主无奈表示,“每天都有暴跌价。”他手中积压的多款积木熊,如今正降价售卖。(完)

  对于上述项目的募投情况,高鸿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除产线外,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均已投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投入2.09亿元(含公司自有资金投入7077.34万元),原计划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投入2.99亿元,但因疫情原因,较原计划投入出现延迟。产线建设方面,公司未开工未投入。由此,鉴于目前车联网产业还处于初期、市场规模仍然偏小、产线建设出现不确定性等因素,高鸿股拟将投入产线建设的部分募集资金1.22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基金产品“限购”的原因,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基金进行申赎限制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限购”往往是为了主动控制规模,以避免大笔资金涌入稀释投资收益。

  征收能源暴利税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但其负面效应不可避免。一方面,能源公司利润被压缩,会将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暴利税很可能降低能源供给,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此外,能源市场具有周期性。前几年市场低迷时,这些油气公司的利润并不高,如果企业承受了经济不景气的代价,但价格上涨时利润又被攫取,将会打击其投资意愿,延缓向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

  <strong>——前内务部长阿瓦科夫</strong>

  以天为幕地为台,马街书会期间,各路艺人在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鼓子声声走雷喧,琴声悠悠流细涓。大调坠子传神韵,唱醉听客马街前”的生动画面再次上演。

  这背后反映的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超强预期。从内部看,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强,政府将“稳增长”放到更高位置,并将提振信心和预期作为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政策总体是宽松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从外部看,2022年压制风险资产估值的因素在2023年将逐步解除并转为积极因素。2023年美国经济存在从滞胀走向衰退的风险,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望放缓,利好风险资产估值。

王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