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9 07:18:13

  中新社海口6月7日电 题: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海南近日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下称《规定》),在临时仲裁等方面对中国现行仲裁制度做出了适度变通和创新。海南省仲裁协会会长刘道俊7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海南业界在临时仲裁理论研究、配套制度设计方面已有积极探索,将充分利用这一高效灵活的仲裁制度解决国际商事纠纷。

  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赋予的自贸港法规制定权,海南制定了《规定》,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在遵循中国仲裁基本制度前提下,对接国际仲裁通行规则,对临时仲裁作了规定。其中明确,在海南自贸港注册的企业之间,海南自贸港注册的企业与国外、港澳台企业之间,以及国外、港澳台企业之间的商事纠纷,可以在海南自贸港进行临时仲裁。

  为最大限度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规定》明确,临时仲裁的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仲裁员的人数、自行协商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后,当事人可以约定临时仲裁程序适用的仲裁规则,比如适用国际通行仲裁规则或者行业协会、商会 制定的相关仲裁规则。

  刘道俊表示,海南省仲裁协会正在制定出台海南自贸港临时仲裁规则,为国际规则与中国法律作好制度衔接,确保《规定》的创新制度落地见效。

  “海南致力打造服务海南自贸港、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会理事长王雪林表示,该院已发布《海南国际仲裁院协助临时仲裁工作规则(试行)》,可为临时仲裁提供仲裁员指定、仲裁秘书、庭审设施等协助服务。

  海南国际仲裁院是海南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改制设立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王雪林介绍,2020年至今,该院受理涉外案件159件,标的额17.84亿元人民币,当事人涉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2021年,约70%的自由行用户在大交通后选择自驾游玩。2022年选择“自驾游”的用户占比增长至79%,较前一年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

  为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广铁集团根据客票预售情况和候补购票数据,实时监控客流动态,精准分析客流需求,灵活安排运力资源。

  “上述两个项目是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的重点招引项目,借助企业稳定的物流运输系统及稳定的供货商群体,可为周边乃至全国提供新鲜的水产品。”千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特区政府于2021年试行上述计划,鼓励在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在2019年至2021年获颁学士或以上学位的香港毕业生,派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企业须按照香港法例以不低于月薪1.8万港元聘请目标毕业生。特区政府会按聘用人数,向企业发放每人每月1万港元的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

  在成渝“共舞”中,重要节点城市发挥的作用将愈发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成渝地区,政策、资金、人才、产业布局向该区域加快集聚,为内江等节点城市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化毗邻合作提供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内江为例,2022年,该市到位市外资金同比增长30.5%,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居四川省第一。

  “要推进开放合作,谋划上海与长三角省市产业协作网络。”翟骏建议,上海可与长三角重点省市之间建立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快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长三角重点省市间企业资源与创新资源合理有序流动配置,强化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强化政策协同,放大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

蔡宜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