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非遗走进街头 “一站式”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8 19:37:15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西宁市中心广场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广场内正在展销藏毯、排灯、黑陶、藏药等各类非遗产品,酸奶、酿皮、馓子、手抓、奶皮等青海特色传统美食,更有安昭、折噶、宴席曲、则柔、民间小调、民歌、八门拳等非遗传承人精彩的舞台表演……

  当日,2024年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总结观摩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办,让游客与市民“一站式”体验青海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此次总结观摩仪式汇集青海8个市州、4家文博单位、2家省直项目保护单位的65项省级非遗项目、70名非遗传承人的万余件作品。

  当日,现场主要开展了“歌舞邀约”表演 类非遗项目舞台展演、“乐购非遗”非遗购物节消费活动、“云游非遗”优秀青海非遗影像展播、“赓续文脉”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古迹寻踪”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摄影展、“跨越时空”非遗手作研学体验、“河湟故事”河湟皮影戏展演等。

  活动现场,反映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遗存和珍贵文物的75幅精美摄影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冰箱贴、盲盒、钥匙扣、彩陶书签、丝巾、笔袋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博文创产品成为群众争相抢购的热门商品。

  “今年6月以来,青海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167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宣传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彰显了青海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扩大了青海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表示。(完)

  太武帝废佛期间,僧侣或惨遭坑杀或还俗保命,一位法号昙曜的僧人却始终贴身穿着法服,死守信仰。复法以后,昙曜被任命为沙门统,他即向文成帝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得到应允后于公元460年,带领一众石工在平城以西三十余里的武州山砸下了开凿石窟的第一锤。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晋斌对贝壳财经表示,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实际上是货币国际化里重要的基础,中巴之间同意用自己的货币来进行结算,实际上对双方货币的国际化都是有利的。

  西北工业大学原任校长汪劲松,出生于1964年,2013年1月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今年2月调任四川大学校长。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早在200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就曾明确严格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和选拔录取程序,并在2010年时重申了这一要求,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5%以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北京期间,刘小明作为首席交通咨询专家,为成功申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北京市交通委工作期间,他还担任北京奥运会交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竞走讲究技术,有时候训练的身体很多地方都有很大反应……而且冻死也得走,热死也得走,天天走,天天走,有时候一直看见相同的路,脑袋疼……小时候哭过很多次。”

王懿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