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雕遇上敦煌彩塑:“每一件都是我心爱的孩子”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2 08:09:05

  中新网泉州5月19日电 (吴冠标)娇艳婀娜的《出浴》、恬静聪慧的《思维观音》、雍容华美的《宝盖观音》、气吞山河的《大梦敦煌力士》……福建泉州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红萍的工作室里,一件件木雕作品巧夺天工,散发着淡淡木香,敦煌神韵更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雕刻艺术,是站在千年文化、无数老师傅肩上的。”张红萍表示,面对世界,应该有足够的信心。

  出生于中国雕艺之乡泉州张坂的张红萍,16岁进入木雕行业。从学徒到熟练工、专业技术人员,她在木雕厂一做就是十年。

  或许是因为女性的细腻和感知力,张红萍尤擅木雕中的“开脸”。当时她便小有名气,连厂里的老工匠都夸她雕刻的角色眉眼有灵性。

  2011年,张红萍传统木雕技法趋于成熟,亟需寻求艺术突破,而踏上敦煌莫高窟之旅。为期一个月里,她每日沉醉于莫高窟的壁画彩塑。

  “我看到的不是用黏土堆塑的泥胎,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意志、有血有肉的智慧老者。”张红萍说。

  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有“塑容绘质”的特点,要求创作者同时掌握塑造和彩绘两门手艺。而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艺术性、创造性通过木雕呈现出来,是张红萍这些年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张红萍将中国南派木雕工艺与敦煌莫高窟的矿物粉彩绘结合,再加以特殊的调制和上色,创作出了《出浴》《敦煌吉祥天》《九色鹿的故事》等作品。

  “盛世敦煌系列”木雕,更是张红萍精研莫高窟不同年代、不同洞窟的彩绘技术,汲取灵感所创。“它们每一件都是我心爱的孩子,也是我不同创作阶段的最好见证。”

  精致细腻、美轮美奂的木雕作品,令张红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诸多大奖,还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火爆“出圈”,蜚声中外。

  “木雕成了我们对外交流、联谊的桥梁。”张红萍指出,泉州是著名侨乡,泉州木雕在佛像雕刻、木偶头雕 刻、宫庙及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独具特色,与海外联系密切。“在不少海外游子眼中,见到家乡的木雕,如同见到家乡。”

  2021年,包括泉州木雕在内的木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红萍认为,非遗传承,应立足于先人基础,通过创新,烙印下时代的标签,让更多人去学习、欣赏、喜爱。

  “非遗是站在时尚潮头的,因为非遗,所以时尚。”张红萍表示,背靠千年璀璨历史文化,有信心让祖先留下的木雕艺术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完)

  古装IP改编往往很难脱离凡俗生活和爱情幻境。但《且试天下》将侠义江湖与庙堂争斗两条叙事线索结合,通过刻画多元多样的年轻人群像,与当代年轻观众推崇的侠义精神、家国情怀产生了共振,剧中平等独立的爱情关系也引发了当下观众的思考与共情。

  年味渐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返乡的人都抑制不住想要回家的激动心情。不过,自驾返乡前,爱车的安全维保自然也少不了。

  世界银行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认为,随着全球需求增长的恶化,中国经济的总需求结构有望逐步向内需转移。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改善和被压抑消费需求的释放,消费将逐步复苏;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投资者情绪回暖,也会推动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在评分网站,不少书粉直言本剧的选角也十分贴脸。演员张鲁一所呈现的科学家形象十分符合原著设定,他谨小慎微但却心有热血;于和伟饰演的史强虽然在体型上有所差别,但完全靠演技将史强的粗中有细呈现出来,被夸赞“自带增重二百斤的演技”;老年叶文洁由知名演员陈瑾饰演,更是演活了这个关键角色的冷漠沉静;其他角色如青年叶文洁、将军常伟思、“科学边界”带头人申玉菲等,也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strong>奋力高成长</strong>

  日前,在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埃及首都开罗,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会见了阿盟秘书长盖特。秦刚表示,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功举办,取得丰硕成果。中方愿同阿方一道,秉持中阿友好精神,落实好峰会成果。阿拉伯国家媒体和各界人士认为,中阿各领域合作正加速推进,双方务实合作再次迎来新的“春天”。

陈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