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遗址新发现“水坝”遗存 见证史前治水智慧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7 04:21:08

  中新社武汉11月29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29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沙洋城河遗址新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水坝”遗存。专家推测其用于旱季供水、涝季排水,相关发现见证了长江中游先民治水智慧,为探索长江中游史前治水区域差异提供了关键样本。

  据了解,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地处汉江西侧、长湖北岸,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年代距今约5100年—4500年。

  从2019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大项目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北部、西部区域开展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史前治水模式是考古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城河城址依水而建,但城址与城河支流间有高岗相隔。此次考古,在遗址城外泊阳湖、邓关台地点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水坝”遗迹。

  城河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彭小军接受电话采访时介绍说,“水坝”遗迹横跨城河支流河谷,南北长260米,西最宽处为39米,地面可见最大高度为6.5米。

  综合前期勘探信息推断,“水坝”用于拦截城河支流水资源,在北部区域形成蓄水区,水资源借助北部岗地的人工沟进入城内,实现城内旱季供水、涝季排水功能。

  彭小军表示,屈家岭文化时期,水利功能分解于不同聚落中,这些聚落共同构成了江汉平原治 水体系。城河遗址展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呈现出史前水利社会的“江汉特征

  21日除夕,特区政府官员分批来到各地屋邨,探访基层市民。在北角健康村,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以及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等探访了独居老人和双老家庭。

  简单来看,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统一六国后,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定在冬十月。

  三天的连续奋战,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的绿幕录制工作终于完成了。为了抢时间,后期制作连夜展开。但很快,此前的满意和自信就迎来了第一次打击。

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整台晚会以“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为主题,凸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的时代新气息。推出的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武术、杂技、少儿等各类节目在智能伴随、VR三维绘制、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竖屏多画面等总台新技术手段的演绎下,亮点迭出、精彩纷呈,新媒体点播数和海外传播量均创历史新高。

  张增华经营的“北雪饭店”是南沟村的“老味道”。多位“冠军级”运动员在退役后来滑雪,常会光顾店里。“我对他们的成长、成绩、夺冠情况如数家珍。”张增华说,他和很多运动员都是朋友。

吴家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