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8 08:22:05

  6月28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政策效能释放 经济回升向好大势明朗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屡破单月纪录的客流、物流数据彰显中国经济生机活力;财政支出加力,企业盈利面扩大,一批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喜,从国家账本到企业账面,多组数据折射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2024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展望下半年经济运行,专家认为,既有政策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更多增量举措有望稳步推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将更加明确。

  政策体系加快落地 A股市场生态建设出现积极变化

  当前,围绕“强监管、防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监管部门还在研究制定促进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系列改革举措。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随着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后续在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等方面的增量政策仍可期待。

  市场条线“席位”遭取消 公募佣金新协议突围“隐秘角落”

  基金公司与券商签署相关协议最大的变化是,由此前以产品为单元进行合同签署,转变为与一家券商签署一个主协议,协议签署统一“归口”到券商研究所,同时取消了市场条线的佣金“席位”。此外,基金公司与券商还通过签署补充协议的方式落实了新的佣金费率标准并规范佣金用途。

  纯债基金也“疯狂” 年化10%收益背后藏隐忧

  持续走牛的债市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一些散户蹲点电商渠道评论区高呼收到了“恐龙蛋”。对于个人投资者争抢长债基金的行为,不少机构作出风险提示,当前债券收益率已接近历史低位,部分机构在长期债券的暴露较多,存在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长债基金的波动性明显强于短债基金,个人投资者应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配置。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交易型机构成为长债持仓主力,在交易拥挤度、赎回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

  上海证券报

  财政部:更加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主权信用水平

  6月27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展望“稳定”不变,与穆迪、惠誉的判断不同。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穆迪、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情况下,标普作出维持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韧性和发展前景的认可,也体现了标普评级团队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此前,标普评级团队来华复评,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及智库、市场机构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沟通,还到有关地方进行了调研座谈,对客观判断中国主权信用状况提供了支撑。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

  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9%,连续2个月加快,显示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延续恢复的态势。专家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改善。

  MLF政策利率色彩淡化 利率走廊宽度将收窄

  “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

  公募基金“降费潮”仍在延续。近日,中银、兴业、鹏华、泰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基金降低费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其中包括主动权益、债券、ETF、FOF等多种类型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降费是一种让利于民的行为,长期来看,此举有利于提高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促使基金公司提高运营效率,追求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证券时报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展望“稳定”不变 财政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韧性和发展前景受认可

  6月27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展望“稳定”不变,与穆迪、惠誉的判断不同。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在前期穆迪、惠誉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情况下,标普作出维持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韧性和发展前景的认可,也体现了标普评级团队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中国机遇”面对面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昨日在大连闭幕。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举办一场世界级的“头脑风暴”,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机遇,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不失为一次难得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机会。

  科技盛宴:“海陆空”广覆盖科研水平高精尖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之上,“复兴号”高速列车如钢铁巨龙般跨越山河;离岸约150公里的茫茫海上,40层楼高的庞大海上油气田“深海一号”傲然矗立;深邃无垠的太空中,一颗颗北斗卫星环游于璀璨星河之下……这些闪耀于“海陆空”的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综合所得”扩围大势所趋 个税改革需循序渐进

  对个税APP新变化的高关注度反映了市场对于个税征收改革的期待。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将更多纳税项目纳入综合所得进行汇算清缴是大势所趋。但结合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在改革中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征管水平,“综合所得”改革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证券日报

  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

  “总体看,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北京 楼市“降首付”首日:售楼处坐满人 开发商忙抢客

  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5%、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达160万元……6月26日,北京宣布优化房地产政策后,各大楼盘售楼处都忙了起来。

  严打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不动摇

  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涉事证券发行人、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被罚,彰显出监管部门惩治财务造假的决心。最高法明确指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财务造假案件审判质量,扎实推进投资者权益保护,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1万亿元

  6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攀升,继4月底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后,5月底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1万亿元。

责任编辑:王其霖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传递戒毒声音?

  当选政协委员之后

  刘刚预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望在2023年逐步淡出,消费场景恢复、收入预期改善和居民储蓄释放倾向有望带动中国居民消费迎来较大程度的复苏。“中国消费行业过去两年调整幅度较大、估值具备吸引力且机构仓位不高,随着需求、成本等基本面因素得到改善,2023年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和社会服务等泛消费领域有望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

  <strong>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strong>

  “我们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沅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丕强说,“沅陵县积极发展设施渔业,同时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带动退捕渔民和当地农户从渔业生产中受益。”

  刘元杰:开会的时候会有人说是我的粉丝,在会场和我拍照。

刘菁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