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6 19:01:10

66mらないんだよ」  1月22日,福建福州,民众游逛闽越水镇。闽越水镇借鉴老福州“一楼两塔”城市格局,以“海丝”、闽越为主题,再现福州百年水乡风貌。春节期间,闽越水镇举办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吸引许多民众前来参观游玩。3UlAr-YAhm6zbvjHvU0VlDjN-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华灯初上,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新城二期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年近七旬的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吴青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将纸板箱投入智能垃圾厢房的可回收物投口。

  “现在我不用在垃圾桶旁边‘站岗’了,居民都能自觉自愿分类倒垃圾,楼道里也干净多了。”吴青葆说。

  就在一年前,一封特殊的回信,让像吴青葆一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备受鼓舞。

  这封信的落款是:习近平。

  “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在肯定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之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同几位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的年轻人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党建工作站内,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一位小伙子告诉总书记,参加公益活动对年轻人来说都是新时尚。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

  8个月后,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

  2023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自觉将垃圾分类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习惯。志愿者们把来之不易的成绩写信报告给总书记,表达决心为推动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贡献力量。

  如今,在总书记回信的鼓舞和激励下,居民休憩的“再生”长椅、社区花园的植物肥料,智能回收的积分兑换……上海各居民区的环保创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上海市瑞虹二期小区的低碳生活空间。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从最初的“扔进一个筐”到如今的“细分四个桶”,从过去的“源头减量”到现在的“变废为宝”,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像吴青葆这样的志愿者们所付出的努力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回响。

今年过年

  神经内科副主任周晓宇介绍,由于气温多变化、情绪易波动等原因,每年的春节假期其实都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期。因为学科专业的特性,面对24小时不停摆的急诊、病房,初四后恢复运行的门诊,科室里九成医务人员都自觉选择了留沪,大家笑称互相分担些,排班任务也就不重了,小家的团圆可以错峰再安排,科室也一样是个有爱大家庭。据悉,科室里也提前囤好了不少自热食品和零食饮料,让大家在忙碌之后能够甜甜嘴、歇歇脚。

  更为重要的是,华裔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萌发出一种“对话”的本能。他们愿意探寻节日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更愿意向住在国民众介绍华人节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华人春节既能体现华人作为少数族裔群体的独特性,也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表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海外华裔青少年也会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承者、生动讲述者,成为中国与住在国交流互鉴的友好促进者。(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