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6 07:39:13

  “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是由方忠院士领导研究团队历时近10年攻关取得的项目成果,使得中国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领先世界。其主要科学发现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成功发现首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创新性提出在拓扑绝缘体中产生长程铁磁序的新机理和调控磁性绝缘体产生非零陈数的新方案,为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国际上多个实验组精确地在该材料体系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证实了 理论预言。

  二是成功发现首个狄拉克半金属和首个外尔半金属,从而首次在晶体材料中实现了“手性”电子态——外尔费米子。这一“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成果被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列为125年来发表的最重要的49项工作之一,也是唯一来自于中国的研究工作。该成果还入选英国物理学会《物理世界》评选的2015年十大突破、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选的2015年八大亮点工作。

  三是提出并实现了判别拓扑性质的普适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非阿贝尔贝里联络计算拓扑不变量,避免了电子波函数规范选取的困难,且不受材料对称性的限制,成为计算判定材料拓扑类别的主要方法。

  据了解,“拓扑电子态”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于“物态”的认知,该态独特的物理性质,为变革性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热点。

  在扬州苏北人民医院的ICU病房,护士长朱庆捷正在帮助80多岁的重症患者做俯卧位通气。她介绍说,不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都会出现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因此,俯卧位通气尤其重要。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5/a51c705db4bc4ba29db697ca14427333.jpg" alt="" />

  人活于世,会扮演诸多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用世俗的标准看,不同角色间总会有重要性、光鲜度等区别。然而,卸下角色的外套,无论对谁而言,若是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只是作为“人”在世间的喜好和从中感受到的最纯粹的价值与愉悦,都会是人生极大的遗憾。

  该公告指出,第一阶段恢复运行的口岸为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

  2023年元旦当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病房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综合救治团队护士长陈志文没有休息。他和护理团队从早上7点半连续工作到晚上9点,为将近50名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病房里除了监护仪的嘟嘟声,就是他们推着设备奔波的身影。

  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

林军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