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城市文旅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2 18:49:51

  近年来,网络上的文旅热点层出不穷,也让一个又一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火爆“出圈”,迎来各地游客带来的“泼天富贵”。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及34个优秀案例,“哈尔滨冰雪”“淄博烧烤”和贵州台江“村BA”都在十佳之列。这些“出圈”的城市文旅是如何炼成的?如何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线上“流量”如何变为线下“留量”?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近期主办的2024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培训班上,围绕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旅游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产品建设与质量提升、通过影视剧和微短剧方式开展旅游宣传等内容,多位专家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享、交流研讨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分享各地创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的成功经验。

  巧用影视剧流量密码

  苍茫的戈壁、生机勃勃的牧场、人与人之间质朴真诚的情感……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描绘出一幅清新治愈的原生态画卷,让新疆阿勒泰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这部由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剧集,将新疆阿勒泰带入大众的视野,也将文旅魅力自然融入剧中。当地文旅部门巧用影视剧流量密码,实现了影视与文旅的双向赋能。据统计,5月,阿勒泰地区的接待游客人数为267万人次,同比增长80%;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93%。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相关负责人在培训中介绍,此前,阿勒泰的旅游旺季在6月中下旬到9月,5月当地草还没有绿,前往阿勒泰的人并不多。“我们估计《我的阿勒泰》这部剧的长尾效应会持续到七八月,给这个地方带来更大的旅游收益。”

  在《我的阿勒泰》的拍摄过程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旅厅以及阿勒泰文旅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剧本立项开始参与,在剧组采风、调研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最终呈现出的剧集在展现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秀丽风光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年轻人、怀有文学梦想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指引。

  不仅是《我的阿勒泰》,影视剧对城市文旅的赋能并不鲜见。2023年年初,电视剧《狂飙》带火了广东小城江门。2023年1-2月,江门市共接待游客334.59万人,旅游收入3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89%和124.32%,剧中涉及的景区消费融资环比增长了5倍,充分带动当地文旅产业与消费。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创作初始就坚持“影视+文旅”的融合,充分展现云南乡村极具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村落建筑、服饰造型、地方小吃和非遗产物。电视剧《繁花》则让上海一些本不热门的旅游景点、“失落的美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如何巧用影视剧流量密码?首先,这些剧集必须是“出圈的爆款剧”,不仅收视率高,而且要让平常不看剧的人也知道,甚至去看这部剧,才能称为爆款。“旅游是基于大众人群的,如果观众只局限在特定人群中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带动的游客并不多。”负责人建议,如果当地资源有限,可以考虑把资源集中放在有可能火爆的剧集上,进而带动当地文旅产业。

  其次,当代题材的影视剧更能在火爆后带动拍摄地的经济效益。有的古 装爆款剧对于拍摄场景的搭建要求较高,多在影视城拍摄,这一类也比较难在现代场景中找到合适的旅游目的地。风景优美、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更容易带来大收益。“原本就热门的旅游城市,剧集带来的效益可能不那么明显。”负责人说,自己在春节期间曾计划带孩子去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取景地,但人流过大,景区因故取消了演出。“这时,提升旅游人群的体验、规范市场秩序是更重要的,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一些小而美的地方。”

  “未来影视和文旅的融合,可以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更大程度的突破和扩展。”导演赵汉唐曾执导冒险电影《七十七天》,获得了许多户外爱好者、自驾游人群的喜爱。在他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95后、00后成长环境发生了改变,他们更渴望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寻没有看过的风景,渴望全新的目的地体验。“影视剧作品正好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接住“泼天富贵”后,如何长期留住游客

  接住“泼天富贵”后,如何长期留住游客,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是当地文旅需要思考的问题。获得了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的吉林、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也有创新实践和典型做法分享。

  “小饼烤炉加蘸料,淄博烧烤三件套”,山东淄博凭借烧烤这一话题,位列2023年中国网红城市榜榜首,“进淄赶烤 文旅唱戏——借力‘淄博烧烤’流量为城市文旅赋能”也被评为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之一。从“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到“地方政府主动作为,花式宠客”,淄博利用“烧烤”这一美食流量效应,全方位宣传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烧烤“流量”向城市文旅“留量”转化。

  “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当地文旅部门做好文旅产业的升级改造,狠抓项目、景区焕新、丰富业态场景,开展适合游客的一系列活动,并持续加强线上线下旅游宣传营销推广。

  “通过一系列组织架构,我们致力于做到5个‘心’。”相关负责人在培训班上表示,一是安心旅游,碰到问题就出警,这样游客吃烧烤安心;二是放心食宿,在食品的监管、住宿价格的调控上绝不马虎;三是顺心出行,淄博开通了15条“一元式”烧烤线路,开通了景区直达车,全市范围内安排共享电单车,开放了全市除涉密部门以外的办公楼停车场和洗手间供游客使用;四是舒心消费,对短斤少两等问题进行监管;五是开心游览,在各个时间节点为游客提供适当的游览折扣票,让游客玩得开心。“通过我们的机制,以及全体市民、商家和游客的共同努力,整个淄博文旅市场今年‘五一’的实际到访量比去年最高峰时还有所增加。”

  “淄博烧烤”转变为“淄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从“食客”变成“游客”,让淄博成功跳出了网络热点昙花一现的局限,跃升为全国文旅消费热点城市。

  和淄博一样接住旅游业“泼天富贵”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年初,凭借“砂糖橘”热度,广西文旅系统顺势而为,有效引导舆论,为文旅热度“添柴加薪”。自治区内近200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面向东北“老铁”及全国游客的优惠政策;文旅部门联合农业部门推出6条可游、可品、可购、可研的水果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小砂糖橘”卡通IP形象……书写出南北“交换冬天”的美丽故事。

  中国旅游协会营销分会副会长王琢总结,旅游宣传推广有5个要点,第一个是内容为王。“不管是流量来了、‘泼天的富贵’来了,文旅市场中最先被推出的还是内容,也就是要有丰富的产品和业态,并组合业态推陈出新。”其次是服务为本。“当你把人‘摇来’之后怎么办?这时,服务就是保证游客满意度的根基,需要综合提升旅游要素,并运用数字化进行赋能。”

  第三点则是“IP”破圈引流。当地文旅部门要积极发现爆款,培育破圈IP,引发游客的共情共鸣。“这两年,从淄博到‘尔滨’再到天水,我们也慢慢知道流量来了之后需要积极转化。”第四点和第五点则分别为渠道和消费。当线上宣推和线下接待的渠道得到保障,才有助于真正促进消费,反哺旅游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效统筹供给和需求,把宣传推广更好融入旅游全链条、全过程。”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单钢新在培训班开幕式上表示,要用有力的政府管理、有为的城市服务、有度的市场调剂、有效的社会协同、有爱的民众参与,不断提升旅游宣传推广的综合实力,让流量密码向深层次、宽领域渗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举例来说,企业认为“特许权使用费”是合理的税务筹划,或是正常的服务贸易而将资金汇出,但当地政府认为企业的做法是对税法的滥用,将利润汇到境外,又涉及到相关外汇管理法。

  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杜伟林想在家乡的县城开一家家居设计生活馆。“当前县域经济是很大的市场。我们小城市也需要消费升级,大城市的很多时尚产品、理念和服务模式都可以迁移过来,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也意味着机会。”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数据,通信电子和制造业对2022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较旺盛,衍生出较多的技能型岗位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对应届生的需求比重分别提高5.7个和4.2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制造业远离繁华市区,且工厂车间的工作场景和节奏对大学生吸引力较低,投往这两个行业的简历比重仅提高1个百分点。

  有趣的是,希普金斯的口误反而让许多新西兰人喜欢上了他。不少网友表示,没想到自己能在看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时“笑趴了”。还有许多人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做“劈叉”的视频,表示自己“正努力听从政府的建议”“大张双腿,而不是传播病毒”。

  关于“去风险”。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风险?风险来自哪?中国向世界注入的是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怎么就成了风险?不管怎么包装,美方的“去风险”还是“脱钩断链”,本质都是“去中国化”,最终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不仅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还会反噬自身,拖累世界。中美应该从人类福祉出发,共同引领全球合作,应对全球风险。

  不久后,彭博社发出消息,印度打算限制中国品牌在当地出售价格低于1.2万卢比(150美元)的智能手机,借此扶持印度本土手机产业。

刘佑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