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安泽:坚守火场一线的“父子兵”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20 12:30:34

  中新网临汾6月19日电 题:山西安泽:坚守火场一线的“父子兵”

  作者 吴琼 杜深 范一凡

  “注意安全,身体不要受伤。”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森林火灾现场,有这样一对父子,虽相隔仅十余公里,却各自坚守岗位,只能通过电话互问平安。

  父亲赵来富是山西通信通达微波技术有限公司应急通信分队职工,在安泽县良马镇前方抢修通信线路;儿子赵均鹏是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伍消防员,在火场南线巡护清理。

  6月12日,安泽县发生山火。由于山火现场面临高温天气、地形复杂、无路通行等困难,火灾发生后,多方救援力量地空协作、联动扑救。6月16日,安泽县火场明火 已经扑灭,全面转入火场清理阶段。

  19日,是赵均鹏在火场的第8天。火灾发生后,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火场,赵均鹏所在的三中队负责火场南线东段火灾扑救,作为水枪手,赵均鹏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和山高、林密、坡陡的地形中,面对浓烟弥漫、烈火炙烤,担负打火头、攻险段任务,坚守在火线最前沿。

  “已经上山好几天,山里面一直没有信号,后面才和家里打通电话,报了平安。”赵均鹏说,15日晚间在与母亲通话时才得知,父亲赵来富同样在火场,只是在另一端抢修通信线路。“知道父亲也在火场后,我担心他年纪大了,天这么热,不知道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想去见他但没有办法。”

  赵均鹏告诉记者,赵来富13日来到火场,负责抢修火场的通信电缆,保障火场通信畅通。主要困难是工作量大,山上火势大、山路崎岖,很多位置车辆难以到达,只能绕行和徒步,工作环境在大火过后的火烧迹地里,有林火复燃风险。“父亲已经56岁,火场工作时间不定,经常忙到半夜才能下山。”

  由于火场大部分光缆电缆都被烧断,经过抢修目前现场信号已基本稳定。赵来富说,“父亲节那天,儿子给我打了个电话,祝我父亲节快乐,告诉我火灭了,报了平安,我也挺高兴的。”

  目前,父子二人还在安泽火场各自完成任务,待无复燃风险、任务结束后返回。(完)

  启动仪式上,来自河北、浙江、陕西等地的代表相继介绍本地特色,同时向香港青年发出邀请,希望未来更多香港青年可以到内地进行交流学习。

  “多年来,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对接,匈塞铁路等重大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匈中两国关系不断深化,树立了务实合作的良好典范。”马顿说,世界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脱钩断链”不切实际。“中国经济发展将为匈牙利乃至全世界带来机遇,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9日电(韦香惠)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土耳其地震同样,一条断裂发生破裂后,这条断裂的应力进行了调整,进而影响到附近的断裂,附近或与之相关的断裂也因为应力调整而发生地震。就如同一群人挤在一起,如果有一个人倒下,可能旁边的人也会跟着倒下。

  2009.07-2010.05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

  Tolga Gorum在荷兰攻读博士学位时,在导师建议下来到四川学习,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接下来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会和Tolga Gorum展开合作研究,希望给当地地震救援、灾后重建更多科技支撑,让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前往最需要去的地方。

王介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