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8 02:31:14

  中新社上海6月27日电 题:德国人“咖啡老林”:让世界爱上云南咖啡

  作者 高志苗

  来自德国的林德恩(Eric Baden)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奖章”。

  自称是云南咖啡“代言人”的林德恩,1998年首次来到中国,先后在徐州、北京、上海居住。12年前,他辞去化工行业高管职务进入咖啡行业。经过几年行业观察,他在上海创立“咖啡公社”,定位于扶持云南咖啡豆。

  林德恩希望通过“咖啡公社”这个略带中式风格的品牌名,与更多云南咖农“建立联系”。“希望咖农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能明白我们与其他国际咖啡连锁品牌的不同。”

  他将自己的社交账户名设为“咖啡老林”:“或许可以让咖农感觉 亲切”。

  从成立之初,“咖啡公社”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让云南咖农生产出优质的咖啡豆上。从咖农手中收购生豆的同时,林德恩也与咖农分享熟豆的烘焙方法,探索独特的“普洱风味”云南咖啡。“通过系统的烘焙和厌氧发酵,云南咖啡最终的口感有了普洱茶的味道,这是其独有的风味。”

  一个外国人为何会对云南咖啡如此上心?这是林德恩常被问及的问题。“十年前我接触云南小咖农,觉得他们很苦,咖啡生豆收购价很低,很想帮助他们。”他还记得最初合作的村子“不通路、不通电、没有干净的饮用水”,而现在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切实看到咖农生活的改变”也成为他向前的动力。

  为了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近年来,林德恩带着云南咖啡豆参加各种国际咖啡大赛。“咖啡是一个不愿意承担风险、接受新产品比较慢的行业,我们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来推广云南咖啡,慢慢让世界知道中国有这么独特的咖啡风味。”

  “中国人喝中式咖啡”,林德恩将这句话印在了咖啡杯上。“这不是噱头,美国有美式咖啡,中国也有自己的咖啡豆和咖啡文化,云南咖啡可以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在他看来,中国的咖啡文化是年轻人可以尝试和开拓的新领域,越来越多的饮品店将茶文化和咖啡文化融合,碰撞出不一样的“风味”。

  中国咖啡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给林德恩创业增添了信心。《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已达384859家,较2022年增加60236家。

  一边是“咖啡公社”的所在地上海,一边是中国咖啡产地云南。两地往返是林德恩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如今,除了担任“咖啡公社”品牌代言人,他还利用“咖啡顾问”的身份,帮助更多上海咖啡店推广云南咖啡。此外,他也邀请咖啡爱好者到云南工厂参观,了解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

  层层深挖一网打尽

  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兰青介绍,该省秉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全面实施“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改革,推广餐饮油烟等执法监管“一件事”60件,涉及240项监管主项、834项检查事项、1153项处罚事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他的爱人原本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工作,为了支持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来到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干了7年聘用工。直到2021年,才正式招考进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记者: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如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对话不要包围,对华除合作外别无他法。曾担任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期日本外务省课长的小仓和夫表示,仅凭逞强斗狠的遏制论无法促成国家的安全与繁荣,仅用遏制力和防卫力来考虑对华关系是错误的。如果被对抗心理和情绪左右,就会失去创造未来的契机。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指出,造成当下两国关系不畅的责任主要在于政治层面,特别是政治对话的缺失。如果美国走到哪里,日本就跟到哪里,等于自己破坏了对话的政治氛围。

赖益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