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猎鹰9号实现第300次着陆回收 再发22颗星链卫星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9 04:42:35

  “猎鹰9号将在9.5个小时后进行下一次发射,目标是再将20颗Starlink卫星从加州发射至轨道。”

  SpaceX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进行了第四次星舰火箭试飞后,当地时间6月7日晚上9点56分,SpaceX又从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这是猎鹰9号火箭第344次发射,也是第300次成功将猎鹰9号一级火箭着陆回收。

  SpaceX公司在其X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消息称:“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将22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已确认22颗‘星链’卫星进入轨道。

  就在此次发射完成后,SpaceX又在X平台上表示:“猎鹰9号将在9.5个小时后进行下一次发射,目标是再将20颗Starlink卫星从加州发射至轨道。”

  2010年6月,猎鹰9号首次发射,至今已经历时14年多。此次发射升空后约8.5分钟,猎鹰9号一级助推器降落在Space X“A Shortfall of Gravitas”海上回收平台

  最新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了22颗星链(Starlink)宽带卫星,这一任务属于Starlink 10-1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6000多颗活跃的低轨卫星组成,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共有5841个,其中700多颗卫星自今年年初发射升空。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数量超过200万,分布在60多个国家。

  SpaceX投资人、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马斯克的想法是把SpaceX保持私有化,把率先有盈利前景的Starlink拆分上市,从而使得SpaceX的股东能获得Starlink的股权。

  戴曼迪斯认为,火星计划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计划,需要大量资金。“将公司保持私有,意味着你可以不计成本,甚至把钱投到火星上,而不披露详细的经济数据,不用担心利润。”戴曼迪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就在一天半前,SpaceX星舰第四次发射取得突破性成功。星舰是史上最大的火箭系统,由液氧甲烷提供动力,整个系统需要超过1000万磅的推进剂才能发射,且被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系统。

  该火箭对于美国宇航局(NASA)将宇航员重新送回月球的计划也至关重要。作为NASA阿尔忒弥斯月球计划的一部分,星舰将被用作载人月球着陆器运载系统,SpaceX因此赢得了NASA的一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去年曾表示,SpaceX在2023年可能花费约20亿美元用于星舰的开发。

  易动宇航创始人兼CEO沈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星舰的发射成功创下人类太空探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未来太空活动新时代的到来。”

  他认为,这次成功,一方面是通过快速迭代和不断试错来推动技术创新的研发理念的成功,非常值得中国航天借鉴;另一方面,这次成功也是商业航天的成功,充分展示了用市场和商业的力量驱动航天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

责任编辑:王其霖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31/14391043100060580023.jpg" alt="" />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50/11718275012768264298.jpg" alt="" />

  长期以来,美国警察因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问题备受诟病。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警察2021年共射杀1047人,创该报纸统计这一数字以来最高纪录。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数据显示,美国警察2022年打死1186人,其中非洲裔占26%,而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仅占13%。就在孟菲斯事件发生前不久,在洛杉矶探亲的一名31岁非洲裔教师遭警方用电击枪多次攻击后身亡。

  武汉,快递分拣中心内传送带飞速运转,一件件包裹在此集结转运,工作人员“忙到飞起”;上海,豫园“山海奇豫记”主题灯会游人如织,不远处的外滩灯火璀璨、熙熙攘攘;广州,花城汇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引来八方食客;北京,东三环国贸桥车水马龙,行人穿梭,交通流量恢复如常……一座座历经疫情大考而生生不息的城市,见证了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抗疫的英雄壮举,铭刻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的人间奇迹。

  苏聪表示,对于在外打拼的莆田游子来说,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就像是一条纽带,将他们与家乡的父老乡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刻提醒着他们不忘乡愁、不忘回家路。

  行业动荡叠加疫情影响,毕业3年来,他几乎一直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中。从西安到南京,再到现在的武汉,他辗转换了3份工作。而在他任职的每一家互联网公司,年轻化都是招聘关键词,管理层的年龄也几乎都在35岁左右。

李俊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