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追忆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向世界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7-01 03:45:44

  中新社上海6月28日电 题:后人追忆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走向世界

  作者 范宇斌

  “从这里走向世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研讨交流活动28日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多位留法勤工俭学先辈后人表示,先辈们从上海出发,寻找救国之道,其精神值得纪念与传承。

  “祖父赵世炎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却选择了走上勤工俭学之路。”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表示,当年,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从上海登船赴法国勤工俭学,这在当时堪称壮举。因为他们要走的新路,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100多年过去,留法勤工俭学精神永在。先辈们‘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周恩来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侄孙女周蓉受访时表示,走出国门看世界,学成后报效祖国,是赴海外留学人员的共同追求。“对于如今的青少年来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段宝贵历史依然鲜为人知,而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触动人心,而且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和坚定信仰。”

  “1919年,郑超麟怀着读大学的梦想,以半官费生的身份奔赴法国,虽历经波折,但改变了他的一生。”追忆先辈往事,郑超麟侄孙女郑晓芳滔滔不绝。她告诉记者,郑超麟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这些都是讲好留法勤工俭学故事的宝贵素材。作为后人,除了要学习先辈不忘初心,更有责任和义务讲好先辈事迹,进而启迪后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詹天佑赴美留学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处。”詹天佑之孙詹同沛感慨道,“我的祖父留给后代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在如今这个大显身手的时代,科技报国的精神依然值得推崇和践行。”

  “100多年来,上海作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汇聚地和出发地的独特价值和作用逐渐清晰,但仍有不少细节尚待深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受访时建言上海建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更好地研究和传承这段历史记忆。

  “2023年我们结合广东实际,以跨域通办、终端通用、数据通达、互动通畅‘四通’为着力点,推出首批17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后续还将分批推出一系列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广东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潘启平介绍。

  开年首月,新疆铁路部门结合春节假日特点,合理调整班次,优化完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方案,每日安排专人对进出境班列接发、编组等环节进行盯控。结合返程班列数量增加的实际,按照“快装快卸”的原则,对进入换装库列车及时组织换装。同时,积极协调海关提升放关效率,对落地集装箱高效组织准轨装车,将每趟班列准轨装车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节日期间,中欧班列运输实现24小时不打烊。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30日表示,法国和澳大利亚已同意合作制造数千枚155毫米口径炮弹,并希望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给乌克兰。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这项涉及数百万美元的计划是两国对乌的最新支持。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为什么越是在当下,越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strong>

  目前,天津市外资运行稳中有进:制造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增长;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等开放平台聚集效应明显;滨海新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津投资总体保持稳定。

  新版办法要求对排水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和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确定的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排水户,应当作为重点排水户进行管理。

陈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