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海城铁开通运营三周年 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30 12:19:53

SSIS-241身为教师不应当三上悠亚------------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出境旅游受损严重。0G5IBW-qhkBVgwIhQFd5weZSq-杭海城铁开通运营三周年 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中新网嘉兴6月28日电(奚金燕 章莉莉 王勤峰)6月28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杭海城铁”)开通运营三周年。三年来,这条城际铁路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杭州、海宁两地市民增加高品质出行体验。

  作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项目、浙江省首个轨道交通PPP项目,杭海城铁不仅架起了海宁连接杭州的交通“新干线”,也将承担起未来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线。杭海城铁的开通,促进了海宁融杭一体发展,增强了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与次中心之间的连通性,为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添砖加瓦。

  千百年来与潮抗争的“治潮”历史,形成了海宁丰富的“潮文化”。当年的沪杭铁路,如今的杭海城铁都折射出海宁人不断前进、拥抱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杭州市外县域首条通往省城的城际铁路,也是截至目前海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杭海城铁从破土动工之日起就备受关注。自项目开工以来,浙江交通集团杭海城铁公司与海宁市政府深度合作,联动38家参建单位、4000余名建设铁军,经过1600多个日夜艰苦奋斗完成项目建设。

  “早上坐车出发,八点多就到西湖边了,遛遛弯、杭州城里逛一逛,生活太惬意了。”家住嘉兴海宁盐官镇群益村老党员庄建勋回忆:“小时候,我们去一趟杭州可费劲,坐船再坐车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好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想去就去,当天往返。”

  杭海城铁开通,切实提升了两地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据悉,该线路运营模式为“一票制”,无需在中途车站更换车票,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每天首班车为6时30分,末班车为22时30分,发车间隔十分钟,不仅方便了杭州市和海宁市之间的交通出行,也为两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皮革、经编、家纺撑起了海宁经济的半壁江山,素有“秋冬时装看海宁”“中国布艺看许村”“精品袜海宁造”的说法。而杭海城铁覆盖了海宁一半以上乡镇,串起了许村家纺、长安运河花卉、盐官音乐小镇、皮革时尚、鹃湖创新等重要节点。对于海宁而言,杭海城铁是一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以往,由于交通不便,许多海宁的企业家只能将自己的产品局限于本地市场,外地企业家也很少来海宁投资。现在,海宁的产品走出去了,外面的资金也进来了。”海宁耐立得科技总经理张一天说道。以杭海城铁为基础,带动区域内资源要素、产业要素和人才要素的加速流动,逐步形成科创走廊、经济走廊,深入推动海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客流的增加,为进一步满足民众出行需求,海宁交通深入调查、实地研究,并聘请专家进行线路规划。“为了方便民众出行,我们调整了海宁公交线路,在2023年推出‘海宁潮巴’接驳杭海城铁铁路,以网约巴士的形式,点对点接送,连接起村民通行的‘最后一公里’。”海宁轨道交通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道。

  聚力提升旅客舒适度,杭海城铁公司联合地方政府增设6.92公里声屏障,有效降低列车营运对居民的影响,通过增设8个高架站的防飘雨措施、改造车站盲道防滑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在现有17列车运行的基础上增购6列电客车以满足车辆大架修要求和线路运力需求。

  除了通过西延项目拥抱杭州都市圈之外,海宁交通与杭海城铁公司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杭海城铁的价值。“我们打算以定制公交专线服务模式,强化盐官镇与乌镇、濮院、西塘等古镇的有效连通,经由杭海城铁,实现铁路公交直达互联,促进海宁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杭海城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共同富裕,交通先行。一条城际铁路不仅加强了杭州与嘉兴两地文化交流,更带来了经济的互促发展。杭海城铁正以城市公共交通带动城市景点旅游和城市文化宣传, 通过交旅融合,借助轨道交通点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完)

  “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不但增加了商务座区,二等座车厢座椅也可实现旋转,座椅间距更加宽敞,充电插座更具人性化,为广大旅客提供了出行服务的新体验。”成都车辆段双流运用车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新车入库以来,他们现场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迅速掌握新车型设施设备变化项点和维护作业标准,并全面组织开展检修整备工作,为按期顺利上线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继中国共产党去年完成换届之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此外,包括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也值得关注。

  据媒体此前报道,在黄英贤访华期间,中澳双方同意在多个领域启动或重启对话沟通,其中就包含经贸领域。陈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双方实际上已经在一步步朝着磋商解决分歧的方向积极推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