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监管要求压降无理财公司银行存量理财业务?影响几何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1 11:40:5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无理财公司银行存量理财业务将在2026年末全面清零?6月20日,有消息称,监管近日对未成立理财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做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在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不过,亦有消息称,监管要求压降,但并未明确要求全部清零。针对该消息的真实性,记者咨询了位于北京、河南、广东、天津、广西、河北、福建等地的多家城商行、农商行相 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求证,多位负责人表示“暂未收到相关通知”,但也有部分城商行人士并未对此做出否定回应,而是表示“若出现调整,对业务影响不大”。

事实上,有关“压降无理财公司银行存量理财业务”的传闻已存在许久,在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整改转型的当时,就一度传出“未设立理财公司的银行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即存量规模锁定,逐步消化”这一消息,但当时并未给出压降的具体周期。

从监管的整体思路来看,压降亦是有迹可循。2018年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中明确,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原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也曾提到,商业银行可以结合战略规划和自身条件,按照商业自愿原则,通过设立理财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也可以选择不新设理财公司,而是将理财业务整合到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其他附属机构。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展业后,银行自身不再开展理财业务(继续处置存量理财产品除外)。

从市场变化来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理财公司已成为银行理财市场发行的“主力军”。2019年6月3日,建信理财在深圳市正式开业,拉开了理财公司时代序幕,在这之后,全国范围内共有32家理财公司成功获得开业许可,承担接过母行“重担”,成为理财产品发行、运营主体的职责。截至目前已有31家理财公司顺利开业,这一队伍囊括了6家国有大行、11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旗下的理财公司以及5家合资理财公司。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根据数据统计,除了理财公司外,目前市场中还有230余家中小银行仍然在发行理财产品。对于尚未成立理财公司牌照的银行,目前有四种状态:一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且作为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仍有较大可能获得牌照许可;二是还在申设过程中,并非所在省份的头部银行,前路坎坷,申设成功希望不大;三是还未开始申设理财公司牌照,但仍然心存一丝希望;四是完全不准备申设理财公司牌照,而是为未来代销转型做准备。

对未设立理财公司的城商行、农商行金融机构来说,向前一步获得牌照,意味着能够独立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但过程中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包括人力、财力和时间;向后退,通过转型代销,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的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但也意味着放弃了一部分直接管理资产所获得的潜在收益。

周毅钦坦言,截至2023年末,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在全市场规模中占比大概在84%左右,今年4月后理财公司规模又快速上升,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集中度。在剩下4万多亿元左右的市场份额中,排除一部分最终成功申设到牌照的头部城农商行,预计至少1.5万亿—2万亿元左右最终要被理财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资管机构瓜分。

“压降理财产品、乃至最终清零的过程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将有一批不良资产要陆续回表。所以,如果不希望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指标、利润指标产生扰动,这些工作都需要早做准备,以时间换空间。”周毅钦如是说道。

翻译

搜索

复制

<strong>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strong>

  机械手快速舞动,大型冲压设备起伏不停,零部件冲压完成后传送至无人焊装生产线,焊接成严丝合缝的车体……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正旺。

  2022年,全球一线大牌、知名运动品牌、时尚潮牌等共6950个优质品牌在得物App获得新的年轻消费人群。得物App交易业务负责人石闻一表示,“得物选择的都是行业内最优秀的品牌,实际上我们在做每一个品牌的引入时,都会审慎地研究品牌的创立年份与背景,品牌定位,甚至使命与价值观;不仅在入驻时候持有高标准,我们还会做定期的清理,下架疑似打版的商品,清退非原创品牌;我们非常相信在选品上的鲜明态度与标准恰恰是我们吸引年轻人的基石。”此次活动上,来自各消费领域的167个品牌被得物App年轻人票选为2022年最具“年轻力”品牌,这些品牌通过融入“兴趣圈层”、建立年轻人专属产品矩阵,沟通年轻人的情感价值。

  “如何将精彩的舞台艺术通过镜头呈现,并通过线上演播的方式输出,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鲁黎介绍说,“从节目形态看,最初我们将线下演出‘线上化’,演出搬运的成分较多。之后,我们的线上演播也开创了‘特别策划’等专供线上观众的特别节目。从前期节目策划到拍摄策划,从演出组织到节目制作,线上特别节目不断拓展舞台表演艺术的展现形式,选择更优质、更适合通过影像艺术呈现的形式进行再创作,以‘1+1>2’的效果呈现在网友面前。”今年上半年,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紧跟新春、冬奥、建团百年、六一等重要节点策划系列节目,及时回应重要时间节点。此外,2022年还推出《春日随想——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两周年特别策划》、国家大剧院迎建院15周年线上“直播周”等。

  首演获得成功,如何长效持续发展是接下来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strong>保运量,能源运输通道顺畅高效</strong>

黄慧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