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成小程序剧制作“重镇” 需“爆款”更需有序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9 15:37:36

  中新网西安11月22日电(崔景靓 张远) 近几个月来,小程序剧凭借着“又土又俗”的设定、快节奏的剧情、垂直化的推广,被称为“2023年最新赛道”。

  在这个新兴市场中,西安成为制作“重镇”。某商业平台整理的1月至7月付费短剧周热门榜单显示,半年内上榜次数前10的承制方中,有6家来自西安,且“爆款”频率比较稳定。由来自西安的制作公司打造的微短剧《无双》,曾创下“上线八天,推广消耗一个亿”的业绩。据该公司负责人李涛介绍,小程序剧一个月的产能,西安能占一半左右,位列第一,其次是横店和郑州。

  小程序剧即在手机小程序内播放的微短剧,前身为信息流广告,即带剧情的短视频广告。“西安原本就聚集了大量的信息流广告公司,由此形成了短剧制作产业带,短剧公司数量甚至一度比横店还多。”李涛说。竖屏的拍摄方式、清晰的故事主线、不断反转的剧情,让众多来自西安的信息流广告制作公司快速入局小程序剧。

  不仅如此,西安的影视发展环境也较好。除了信息流广告,本土的两档发展近20年的“碎戏”栏目剧,都为小程序剧积累了大量演员资源,能基本满足拍摄需求,西安的众多高校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队伍。“我们这些兄弟公司间会互帮互助,相互协调拍摄资源。”李涛说。

  据李涛介绍,公司会偏向于人设丰满、大纲明确、有差异性和创新性的剧本。在制作方面尽量满足经费,即使是自掏腰包也要保证质量。平台的投放能力和分账规则也是重点考虑的方面。

  据了解,西安头部制作企业均掌握自有团队,从剧本优化、制景、拍摄到表演、后期音效,把控内容质量,做到稳定输出。制作方产出“爆款”作品,平台方愿意与之深度合作,继而能挑选优质剧本,持续产出“爆款”,形成良性循环。西安的制作公司“爆款”率高,因此可以长期保持高效产出。

  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超过了2022年全年上新的454部。中信建投在研报中表示,短剧行业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元。

  微短剧虽然是最近的投资热门,但并不像传言中的“一星期拍完,一个月上线,一部财富自由”。即使是前文提到的《无双》,刨去买量成本,纯收入在几百万元。“还得平台方、制作方和上下游参与者一起分。”李涛说,一个月上架400到500部剧,超过八成都是陪跑,能有很高收入的“爆款”可能只有3%到5%。

  从去年兴起至今,微短剧内容一度乱象丛生,为此,国家和平台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严打违规微短剧。2022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对“野蛮生长”的微短剧进行了规范管理。

  从今年11月10日至16日,微信、快手、抖音三家平台接连发布公告,下架并处置了一批违规的微短剧和账号。据媒体报道,2023年3月至今,国家广电总局共督导各视频平台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分级处置相关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公司现在有7个摄制组在同时推进,我们对进行中的项目在进行自查自纠,只要发现在题材或内容上有风险的,会及时叫停,自我整改。选择剧本时,我们会更加慎重,对不符合规定的内容进行修改,甚至直接放弃。”李涛坦言。

  随着微短剧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公开表示将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措施。

  “相信随着行业规范的逐步落实,‘无序狂奔’的局面会有所改善,这是我们从业者喜闻乐见的。”李涛称 。(完)

  孔祥智则表示,从品种研发的角度,相当一部分农民也做了很多和技术相关的事情,比如陕西苹果,“很多新的品种都是农民研发出来的,自己选育、嫁接,贡献一点都不比科研所里的少”。

  今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记者相关提问时作原则性表述,强调不反对美方同地区国家开展交往,但有关交往应该有利地区和平稳定,不应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如果哈里斯在所谓敏感行程中确有攻击性言论,相信中方也会提升回应力度。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11月21日0~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4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754例,本土感染者已连续七天破两万。目前,广东、重庆、河南、甘肃、北京等地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仍处在上升阶段。

  石妍提醒,这股冷空气属于“纠偏型”冷空气,降温过后各地气温多是回归常年同期正常或略偏低水平。但是江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前气温明显偏高,降温过程中体感如同初夏穿越到深秋,冷热反差非常明显,公众请注意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完)

  “团团一生,见证两岸关系”,台湾《联合报》20日一篇评论称,“团团”“圆圆”不仅带来可观的观光、经济效益,还变成孩子心中的大明星、两岸和平的使者。

  12日晚,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落下帷幕,现象级影片《长津湖》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两项大奖,成为今晚最大赢家。朱一龙和奚美娟凭借《人生大事》和《妈妈!》分获最佳男女主角奖。

张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