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底气!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文化“穿”在百姓身上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9 20:46:06

  央视网消息:近两年,国风国潮大放异彩。行走在河南洛阳的街头,随处可见穿着各式唐装宋服的游客。她们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坐着公交车,有的穿行在亭台楼榭间拍照录影,成为古都洛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全面深化改革,河南不断创新文旅举措,点亮古籍中的文化,让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不再停留于书中,而是还原到了洛阳城市的大街小巷。

  下午4时,一天的暑热退去。洛邑古城周边上千家服饰店迎来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不少店铺里,等待妆造的顾客甚至排起了队。

  2017年,当地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文峰塔等古建筑而修建了这座洛邑古城,就在洛阳老城区的位置。不少游客来到洛阳就是冲着穿古风的衣服,化一个历史妆容来的。

  在不少人印象中,洛阳的十三朝古都形象一度停留在历史文学里。但是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唐代、宋代、明代的大家闺秀。

  洛邑古城门口旁边,原本是一条汽修街,大大小小80多家商户都是经营汽车修理生意的店铺。如今,整条街走下来,已经看不到当年汽修街的影子。

  不仅经营古风服装的店铺越来越多,为游客妆造的化妆师也越来越多。两年之内,妆造从业人员就从不到百人增加到了9000多人。

  除了妆造师,国风服饰的火热还催生了像跟拍师、簪花制作师等新兴职业。古城里,登记在册的摄影师从之前的几十名增加到了800多名。

  持续的场景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域古风体验,洛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洛阳体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开始,山寨古风服装的情况比较多,很快大家发现,游客们在简单的体验之后,希望升级这种体验感。比如,穿上一套真正的唐代服装,配上真实的唐代妆容。

  2023年7月,洛阳政府全力推进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保护展示工程,还正式挂牌成立了国风服饰研究院。70多位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目前已经设计出国风服饰800余款,其中复原款200余款。

  为游客进行场景化引流、提供品质化产品,让大家在洛阳能进行大众化消费,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

  着华服、绾青丝、点朱丹……夜幕降临,新潭遗址之上建起的洛邑古城内人头攒动。精心妆造过的古装佳人或倚窗凝思,或凭栏望月,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美不胜收。

  历史是洛阳的底气,传统服饰的回归也让文化“穿”在了老百姓的身上,带来了历史的机遇。来洛阳吧,体验一次穿越,与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

  作为一名有爱心的斗鱼主播,雨神为“长江小可爱”江豚的生存现状表示担忧。据了解,根据2017年科考结果估算,长江江豚仅存1012头,也因此被称作“水中大熊猫”。江豚种群数量濒临灭绝,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也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微笑”的表情非常可爱,因此被人们爱称为长江的微笑天使。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4日在战报中表示,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南顿涅茨克方向打击了百余名乌军以及数十辆军事车辆,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摧毁5个乌克兰破坏和侦察小组。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打击包含“飓风”多管火箭炮发射器、“石竹”自行榴弹炮在内的多台乌军装备。此外,在顿涅茨克击落乌军一架米格-29和一架苏-25战机。

  技术工岗位文职人员实行专业技能岗位等级管理制度,由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即专业技能一级至五级;普通工岗位文职人员不分等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据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微信公众号“意旅阳光”消息,近期,多位旅意中国公民拨打使馆领保电话或前来使馆领事大厅求助,反映个人财物及证件丢失或被盗,对其旅途或工作学习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三)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近日,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对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网络上原创发布的“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音视频”“百个网络正能量专题专栏”“百项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进行评选展播。

黄人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