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国产手机迭代出新靠什么?聚链成群释放制造业新优势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2 17:18: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产业链高效协同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看待产业链协同创新所释放出的制造业新优势,又如何去理解跨国企业立足中国的产业链“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今天让我们走进工厂一线,进行调查。

  走进手机卖场,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新机,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品牌手机国内市场出货量累计2.31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接近八成。其中,折叠屏手机成为不少人青睐的对象。

  近几年,折叠屏销量持续增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各主流厂商都在加码折叠屏手机赛道。自2019年正式推向市场以来,折叠屏幕技术日益成熟,轻薄化正是一个 重要的表现,不到5年间,折叠屏手机折叠起来的厚度已经从约17毫米降低至9.9毫米,甚至更低。

  在位于深圳坪山区的一条150米长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每28.5秒就会下线一台最新款的智能手机。2023年,这里下线了超过百万台折叠屏手机,并被运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智能手机行业高度依赖供应链的协同配合,要维持精准的生产节拍,除了智能化产线,还需要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支持。

  在珠三角,1部手机里95%的零部件可以在1小时通勤圈内配齐。不同于普通的直屏手机,折叠屏手机对屏幕组件、机身内部器件堆叠的要求更高。如今,折叠屏手机厚度哪怕再降低0.1毫米,也是对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极致考验。

  手机品牌厂商负责人 赵明:0.1毫米就需要把原来的手机整个重构,比如屏幕的模组、驱动的芯片,器件太高也放不进这么薄的折叠屏当中,一般我们看到的手机电池单边就要四五个毫米,根本不可能放在折叠屏里面。

  基于深圳以及珠三角完整的产业生态,来自“链主”企业的每一个创新需求,对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而言是挑战,更是一次升级的机遇。解决电池的轻薄度问题,成为手机品牌商和供应链的一场双向奔赴。

  某电池厂商手机产品设计负责人 许玉江:其实我们作为电芯开发团队来说,特别需要有一个比较旗舰的手机厂商,能够挖掘到我们新技术的一些亮点。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的技术可能还要再储备五年、十年,一直都没有办法量产。

  这家电池企业研发了不少技术,有的已经孵化了超过十年,却因为没有终端产品需求而无法推向市场。正是9.9毫米超薄折叠屏手机的设计研发需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双方通过联合研发攻关,将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引入,生产出了电池厚度仅为2.72毫米,容量达5000毫安时的超薄卡片电池。这样的协同创新成果不仅让手机厂商突破技术瓶颈,也让这家供应链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动力。

  不仅是电池,这款折叠屏手机所使用的屏幕、铰链、轴盖等核心部件,都是手机厂商与本土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共同开发完成。2023年,深圳GDP达3.46万亿元,同比增长6%,各行政区中,以产业立区为特色的坪山区增速高达18%,位居全市各行政区之首,产业链的聚集效应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堃:其实一个链,如果一个产业在一个辖区里面越集聚,它的虹吸效应就会越来越强,18%的增速构成里面接近七成是工业,七成里面90%以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我们这么多年特色鲜明的产业立区迎来了一个爆发的增长时期,跟我们前期的铺垫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而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如今,围绕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正成为新的发展优势,不少外资企业越来越看重中国超大规模的本土市场以及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今年1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公司在合肥开启全面运营,这也是大众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葛皖镝:借助于这个研发中心,我们希望及时回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要打造大众汽车集团首个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将其开发周期缩短约30%,这样才能够跟上中国市场的步伐。

  通过设立新的研发中心,大众汽车集团将开发部门和决策流程在合肥整合,并专门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这也是大众希望更好利用本土先进供应链,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葛皖镝:我们在合肥的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在建立强大的供应链方面,仅仅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建好了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依托于这个中心,我们也因此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以及物流和数字营销服务在内的全部价值链。这些我们是没有办法自己完成的,而是必须依托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们。

  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专家委主任 陈玉涛:很多外企都在积极布局中国的创新中心,过去在中国布局工厂之后,从中国加工完,再通过中国的海关把产品发到全球各地去。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市场本地的需求也在增加,那就要求它不得不把研发也布局到中国,它需要和中国企业共同去发展。

  选择在合肥布局的不只是大众汽车,2023年,合肥新增外资企业205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4%。当地完整的科技产业配套以及创新生态,正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在。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旺盛的市场需求是吸引其落地的重要因素,产业链企业的集聚则是决定他们最终扎根的“定海神针”。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林雪萍:外国的制造业在中国深耕有两个基本逻辑,第一是中国供应链的效率非常高,第二中国拥有一个单一的庞大的市场。一个企业选择哪个地方也会考虑到当地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这就意味着一个地方政府不仅仅要提高营商环境,同时也要有多元化的产业。

  坐落在巢湖之滨的安徽创新馆,从集成电路到新能源汽车,再到新型显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几乎所有合肥以及安徽的重点新兴产业都在这里以一种全景的方式呈现。

  除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通过产业链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是合肥吸引新兴产业聚集,成为制造业科创高地的重要一环。就在今年初,安徽创新馆内举办的一场创新日活动,活动的主角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40多年的美国康宁公司,而参与策划的则是合肥的政府部门。

  自2015年来,康宁公司就与安徽省不断深化合作,累计在合肥、蚌埠投资项目超过10个,涉及显示、汽车应用等产业,总额超过30亿美元,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专注于玻璃和陶瓷技术以及光学物理的跨国公司,创新研发是康宁一直以来的优势,但如果没有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它们的创新成果也无法有效落地。

  对于康宁公司提出的需求,合肥市发改委工业发展处处长余兆炳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思路,这源于合肥市在推进新型产业链体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成熟经验,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动态,他们有着全面的掌握。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处处长 余兆炳:新型显示产业全景图上面显示了合肥市发展新型显示的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本地的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有这个全景图其实是我们对标作战、挂图作战、非常可视化的作战。

  在合肥市,像这样由政府部门、商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专家等多方组成的产业链专班共有16个,余兆炳正是新型显示产业链专班工作人员。在了解完康宁的需求后,余兆炳和同事们便从这张产业链地图入手,制定专项措施,为企业精准匹配资源,并最终根据企业特点,和康宁公司共同谋划提出举办创新日的想法。

  康宁大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 刘之菲:当时就碰撞了一个主意,合肥市发改委说我们能不能以你们的技术,不单单现有产品,包括一些在研的,包括一些从原型要推广到初期的市场这些技术,能不能拿出来跟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包括潜在客户能做一些分享。

  创新日的想法碰撞出来后,仅仅过了30多天就顺利举行,活动上康宁公司发布了9项新技术,涉及显示、人工智能、半导体、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政府围绕产业链所打造营商环境的努力,更坚定了知名外企继续扎根中国的信心。

  从对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实地探访不难看出,我国仍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等显著优势。立足未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地位作用,助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件事情发生的逻辑是清晰的。目前比较重要的是,大家要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1月30日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尽管常常私下指控大乳企“垄断”,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奶农们乐意抛开“乳企是否涉嫌垄断”这一复杂的法律问题不论,及时止损离场。但问题在于,从2009年到2014年,5年时间,奶农们经历两轮投资扩建,早已身负巨债。窟窿之巨,即使卖光资产也难以填补,这也意味着他们实际上被债务断送了“退出”的可能性。

  “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下降,控制成本就成了必选项,而控制成本是不能牺牲建筑质量的,那么压缩营销费用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信长星、许昆林详细了解急诊接诊、住院床位、医疗救治和患者康复等情况,向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和崇高敬意。

  “2018年,有经理上我们这儿来,到了奶厅,说我们清洗设备的水温不够,一公斤奶要扣我们两毛钱,罚了我们两个月。”一家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而李萌则因为监控掉线多次受罚,“农村的网络没有城市那么稳定,哪块儿线路出故障了,不是我个人原因造成的掉线,也一样受罚。”受访奶农表示,哪些事项会罚,哪些事项不会罚,从来处于黑箱之中,不为自己所了解,事先避免犯规也就无从谈起。“只要你还想交奶,从上到下都得哄好,哪个都不能得罪。”

  尸体上身穿黑白相间的连帽运动服,前后反穿,下身穿黑色运动长裤,双脚穿深色袜子,尸体颈部缢索由两根白色鞋带相接而成,尸体足尖自然下垂,距地面1.47米,尸体下方地面发现两只白色回力牌高帮帆布鞋,鞋上均无鞋带且落有较多枯叶。左鞋内侧鞋尖部、鞋底跟部粘有绿色苔藓,右鞋内侧鞋尖部有苔藓擦痕,鞋底部粘有大面积绿色苔藓。经检验鉴定,与围墙内侧生长的苔藓一致。

连凯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