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台湾供电压力大或成AI产业发展障碍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2 23:04:02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 知名能源学者梁启源11日在台北表示,台湾如果要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未来供电压力极大,这或将成为发展AI产业的障

  当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用爱发电如何拥抱AI?”记者会,梁启源出席并作相关表示。

  梁启源表示,根据台当局预测,从2023年至2028年,台湾的电力需求增长率约为年平均增加2.4%,但这只考虑到电动车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考虑AI产业的需求。如果要发展AI产业,在电力来源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供电压力极大,或将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障碍。

  梁启源认为,台当局有关未来电力开发的计划过于乐观,但与实际进度恐有严重落差。目前对外公布的“供电蓝图”,建立在兴建中的电厂能如期完工的假设上。面对缺电局面大谈发展AI产业,电到底从哪里来?

  此外,《联合报》11日一篇题为《别因缺电使AI变悲哀》的文章指出,AI产业耗电量庞大,若AI“巨头”企业在台扩大投资,电力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无论是面对灾难还是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则不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董曦早在1998年就开始帮不孕症患者做“试管婴儿”。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多年来,辅助生殖行业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增长了,从过去的30岁左右到现在的35岁至38岁;因为试管婴儿的普及率更高了,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的平均治疗难度也上升了,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才会集中到大城市来看。

  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创新”一词屡被提及。

  当下,聚智园的招商引“智”工作正在同步进行,已有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20多家企业签订了意向协议。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样是重点关切。

  在小布什宣称“伊拉克战争对于世界和平有必要”时,28岁的伊拉克记者蒙塔泽尔·扎伊迪,站起身来。

许彦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