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共演话剧 讲述华人“寻根”故事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7-01 07:28:03

俄媒:克里米亚大桥已恢复公共汽车双向通行日本乱强伦乂 乄乄乄乄,

  中新社圣保罗6月30日电 题:中巴共演话剧  讲述华人“寻根”故事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这位年轻的中国移民后裔阿源,如何直面内心深处——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答案就在于他的‘根’。”巴西“起源之旅”艺术团(Origens Experience)编剧、艺术总监艾琳·杜维尔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解读她的新作《起源》。

  艾琳告诉记者,库里蒂巴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起源之旅”关注巴西移民群体,曾将意大利裔、德国裔的移民故事搬上舞台。与华侨华人深度合作,尚属首次。

  故事在中餐馆展开,阿源父亲是位巴西厨师,脾气刚烈,母亲是位中国女子,英年早逝。面对家庭冲突、个人挑战和内心挣扎,阿源游离于两国文化,无从归属。

  在巴拉那华人文化协会秘书长丁唯唐看来,话剧讲述的“青春疼痛”故事,一如万千侨胞的“寻根”写照。旅巴多年,她见过父辈“20多年来每一天每一秒都想回中国,却在巴西一待就是20年”,也见过“心心念念父母家乡,一定要回中国念大学”的少年学子。

  “寻根的过程,是对母亲怀乡的理解,也是与 父亲的和解。”巴西圣保罗华星艺术团团长李青霞说,这场话剧融合醒狮舞龙、民族民间舞、杂技和中华民族特色服饰等多种艺术呈现。

  三个月的筹演中,她与艾琳多次探讨,给巴西舞美团队讲解《天浴》《采薇》《莲鼓》三支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背景。从雪山下的藏族习俗,到《诗经》里国风比兴的委婉,到江南莲叶田田的意境,李青霞期待能够丰富巴西人对中国的认知。

  李青霞旅居巴西数十载,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她说:“这些中华文化符号,是剧中母亲的童年、乡土和绵绵不绝的乡愁。”

  在库里蒂巴经营一家中餐馆的伍信义,祖籍广东台山。正是他得知艾琳在筹备“讲中国故事”,便积极联络了华校和华社,力促各方合作。

  伍信义的两个女儿也参演了《起源》。“我坐在台下,有点忍不住眼窝酸酸。”他说,“每个来巴西的华人,戏里多少都有点影子了。”

  剧中,巴西华人教育校长刘燕带着学生和家长们,身着汉服、旗袍等中华民族服饰亮相。刘燕热爱阅读推广,她鼓励学生们走进库里蒂巴市立图书馆,为低幼读者用中文、葡文讲故事。

  “这些小小的‘侨二代’‘侨三代’亲近汉语,就会在心里开辟一个角落,留住自己的根。”剧中,刘燕如是说。

  钢丝剧院是巴西知名剧场,可纳1800余人,座无虚席。最令巴西春江乐团团长郭祖德意外的是,他那牙牙学语的小外孙,竟也“没打瞌睡”,乖乖看完全场戏。

  演出中,郭祖德笛子独奏《牧民新歌》,尽展策马内蒙古大草原的快意潇洒。“孩子们长大后,总想要归属感,总要问我们从何处来。”他说,《起源》是一个讲给“未来”的故事。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