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分界洲岛海域移植海底珊瑚 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9 06:44:50

  中新网海南陵水6月8日电 (张月和)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底珊瑚移植活动在海南分界洲岛海域进行,向参与潜水项目的游客展示珊瑚保育部分过程及成果,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2024年“嘿,潜水吧!”分界洲岛潜水主题系列活动于6月6日至8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众多潜 水行业从业者、海洋类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围绕潜水行业未来发展及珊瑚保育等内容展开探讨和分享。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海上运动中心项目总监郑帅介绍,此次活动用来移植的珊瑚是从海底捡拾的因海浪拍打断掉的珊瑚断枝,这些断枝将通过扎带固定在此前投放海底的珊瑚种植架上,便于珊瑚继续生长。

  据了解,分界洲岛海域自2004年起,由景区与海洋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珊瑚移植保育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二十年来分界洲岛海域海底珊瑚保育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局部浅水区域珊瑚覆盖率达30%至50%。郑帅说,珊瑚覆盖率提高后,海域海洋生物数量逐渐增多,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种类也开始在分界洲岛海域“安家”。

  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李悉璠潜水经历丰富,曾前往世界各地不同潜点探索海底世界。她说,在海洋生态环境好的海域,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珊瑚群和较大型的海洋生物,潜入海底近距离观察,更能体会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爱民表示,海洋保护要久久为功,科研端要攻克珊瑚有性繁殖课题,提升珊瑚种植效率;加强海洋管理,避免渔民拖网捕鱼,找到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升民众的海洋环保意识,尤其加强中小学生海洋教育,通过潜水、参观海洋主题博物馆等方式宣传相关知识,在全社会营造海洋保护氛围。(完)

  <strong>——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德州2月9日电(孙婷婷)时下,在山东省德州市一个占地33.6公顷的“植物工厂”内,30多万株西红柿实现了口感“订制”。每天有70吨“五分甜,一分酸”口感的西红柿,运往广州、上海等地,成为国人餐桌上西红柿炒蛋的“主角”之一。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为政以德”被认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是什么?</strong>

  分析南浔成长路径与未来规划,不难发现,“融入长三角”一直贯穿其改革发展主线。

  该项目组表示,目前丹霞山292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作为游览区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区域只占五分之一,尚有百分之八十的区域为无人区,这些区域地势险峻,动植物生境特殊,仍存有大量未被发现的新物种。(完)

  此前数据显示,自2月份以来,中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3.3亿件,助力了消费市场的恢复增长。快递业的快速恢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增强,消费市场活力正在恢复,经济稳步回升步伐正在加快。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