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超募近50亿!次年业绩变脸巨亏3亿!纳芯微现近6倍溢价收购麦歌恩,值吗?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6 18:42:58

  来源:国际金融报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已有多家科创板公司发布收购计划。

  2022年上市的纳芯微在上市当年可谓风头无限,不仅实现超额募资,其市值还一度接近500亿。但公司在次年就业绩大变脸、股价一路走低,试图通过并购实现业绩增长、改善现状。

  然而,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2023年净利润下滑、收购增值率接近6倍……

  来源:公司官网

  溢价高达576.55%

  据悉,麦歌恩成立于2009年,一直专注于以磁电感应技术和智能运动控制为基础的芯片研发、生产和 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磁性开关位置检测芯片、磁性电流/线性位置检测芯片、磁性编码芯片、磁传感器及相关模组等

  纳芯微在公告中称,麦歌恩在磁编码、磁开关等细分领域已建立起领先的市场份额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麦歌恩第一次被收购。

  据新微集团此前称,矽睿科技在2017年、2018年曾一度遇到经营困境,正是选择麦歌恩作为当时的并购标的,才帮助矽睿科技建立了“技术成果转化外部循环体系”,并奠定了后续矽睿科技的业绩爆发。

  目前,矽睿科技直接持有标的公司62.68%股份,并通过持有上海莱睿31.88%财产份额间接持有标的公司5.60%股份。

  在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环境中,麦歌恩2023年营收同比实现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滑。

  2022年—2023年,麦歌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9亿元、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59.34万元、1883.83万元,同比下滑34.11%。

  此次收购的多名转让方还做出了业绩承诺。

  公告显示,2024年-2026年,转让方承诺,标的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912万元、5154万元、7568万元。

  这意味着,2024年,标的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增长超过100%,且在接下来的两年保持净利润高速增长。这一难度是否较大?

  而在标的公司业绩下滑、以及业绩承诺实现难度较大的情况,此次收购增值率却接近6倍。

  据资产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经收益法评估,麦歌恩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1.48亿元,评估值为10亿元,评估增值8.52亿元,增值率576.55%。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确定标的公司麦歌恩79.31%股份对应的交易价款总额为7.93亿元。

  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麦歌恩账面资产为1.48亿元,此次收购价格溢价高达576.55%。

  需要指出的是,高额的收购溢价率将会为公司带来高额的商誉。而截至最新披露,公司账面的商誉为0。

  本次收购交割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预计将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如果标的公司未来经营活动出现不利的变化,则商誉将存在减值的风险,并将对公司未来的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上市次年业绩变脸

  对于本次收购,纳芯微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有利于整合双方的产品、技术、市场及客户、供应链等资源,在磁传感器领域发挥协同效益。

  但IPO日报发现,业绩下滑或是纳芯微发起收购的重要原因。

  据悉,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有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主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2022年4月,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2021—2023年,纳芯微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62亿元、16.70亿元、13.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4亿元、2.50亿元、-3.05亿元。

  可以看出,纳芯微在上市次年就业绩大变脸、出现了大额亏损的情况。

  对于业绩亏损,公司指出,2023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两大拳头产品信号链和电源管理售价承压,产品毛利率分别下滑12.4%、13.38%,营收分别下滑32.5%、16%。

  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没有改善迹象,盈利能力急剧下滑,当期营收同比减少23%,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9677%至-1.5亿元。

  截至6月26日收盘,纳芯微的股价报108.5元,市值约155亿元。公司市值较高点已跌去逾200亿元,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实际上,为对抗业绩下滑风险,近年来公司也曾发起过别的并购计划。

  2023年7月,纳芯微宣布收购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昆腾微”)33.63%的股份,试图拓宽公司在无线连接、通用信号链、音频方案等领域开发新产品的可能性。

  然而,公司签订股份收购意向协议后,至今尚无进展。

  另一方面,纳芯微此次将全部以现金方式对外收购资产,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还将自筹部分资金。纳芯微表示,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4.80亿元的并购贷款,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部分股份转让价款及财产份额转让价款,借款期限不超过7年,借款利率介于2.60%至3.00%之间。

  但IPO日报发现,公司或许并不缺钱。

  2022年IPO时,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26.6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3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581118.00万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发行登记费以及其他发行费用共计22993.34万元(不含增值税金额)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8124.66万元。

  在申报时期,公司计划IPO募资7.5亿元,用于信号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这意味着,公司超募资金金额高达48.31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纳芯微拟使用14亿元的超募资金进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8.98%。同时,公司使用合计不超过25亿元(含25亿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使用合计不超过35亿元(含35亿元)的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科创板八条” 发布后

  近日,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八条”,其中提到将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则显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债募集资金并购科技型企业;研究完善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期限、出资比例等政策规定,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

  与纳芯微此次对外收购公司不同,芯联集成拟收购的是其子公司芯联越州剩余72.33%股权。两家公司纷纷选择在这一时点推出并购或重组计划,是否为踩中政策支持红利加快推进后续整合进程,受到市场关注。

  据IPO日报统计,科创板设立以来至今,已有11起并购重组获上交所受理。目前,5家公司注册生效、4家公司终止并购、2家公司处于问询中。

  整体来看,科创板并购重组的成功率并不算高。

  如今,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八条”,科创板并购重组的成功率是否会有所提高?

  平安集团于2021年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为个人及团体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2年9月末,在平安近2.28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同时,平安集团与医院、药店、体检机构、健康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平安自有医生团队与外部签约医生的人数5万人,合作药店数约21.1万家。One Ping An生态之下,专业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产品及服务得以聚合,向越来越多的客户传递平安温度。

大家放下手机

  北青报记者获悉,鉴于国内联赛受客观因素影响,连续经历3个非同寻常的赛季,期间无论是赛事主办方,还是俱乐部及联赛各有关方面都经历空前的挑战与困难,联赛的正常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为此,2023赛季中超及各级国内职业联赛当务之急,无疑是全面恢复赛事的正常运行,全面恢复主客场制、竞赛日程的合理安排,吸引球迷重返比赛现场,让联赛恢复生机与活力。

  王先生最近通过工商银行APP预约了还款业务,发现办理提前还款已经需要排队到两个月后了。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工商银行某网点个贷部同样获悉,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预约提前还贷,现在最早能约到4月末。

  黄艺菲在收到满意的实习offer后也对自己做了一次数据统计:用时半个月,投了20多份简历,修改简历3次,参与面试和笔试5次……“整个投递过程不轻松,进入实习岗位之后更不轻松,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此外,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程度以及资产配置情况,搭配具备最低保证利率的“聚财宝”万能账户组合投保,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畅想未来财富空间。

李宜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