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科技创新“动力源” 逾百家A股公司上榜国家科技奖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6 09:04:25

  本报记者 田 鹏

  资本市场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诸多上市公司正在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勇担科技创新的“动力源”。这本身也透露出我国资本市场向“新”而行,精准赋能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的科技项目,资本市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工具;而且资本市场具备资源配置功能,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向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领域和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各板块定位不断完善

  多家上市公司亮相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上市公司锚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上市公司已然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这从逐年增长的研发支出便可得到印证。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至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支出分别为1.35万亿元、1.63万亿元和1.72万亿元。

  在上市公司不断提高研发支出,夯实企业发展“护城河”过程中,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精准的融资支持和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工具,如股权激励等,相关企业得以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具体来看,在提供精准融资支持方面,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提及完善资本市场各板块定位,以明确市场预期。例如,4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错位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6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提出,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等。

  在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方面,我国资本市场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活力。例如,4月份,证券交易所修订《上市审核委员会和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管理办法》,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八条措施》提出,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 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其能够鼓励员工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未来,相关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想法有了,如何实现?

  “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经济回暖,企业一定要用足各种利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省人大代表、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大勇说,作为江苏本土企业,T3出行自2019年7月上线运营至今,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今年,企业的全国化布局正向纵深推进,将加速下沉市场,让优质的出行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用户,“我们将投入1亿元复苏基金,助力消费回暖复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5日电(记者 范宇斌)1月15日,农历腊月廿四,是南方小年,让上海人感到惊喜的是,当日上海飘起了“2023年的第一场雪”。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不少上海市民趁着周末时光走进玉佛禅寺,于岁末祈福,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

  稳外贸事关经济全局。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提供风险保障,为外贸企业发展增添了底气和信心。

  由于信贷损失和信贷损失准备金增加,花旗集团在2022年第四季度信贷总成本为18.45亿美元,环比增加35%。

  <strong>第三个层次是基于比重视角的观察,跟当下市场各方特别关注的规模直接相关。</strong>而基于基数效应来分析这个规模的拟定,核心就在于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与宏观经济增长幅度之间关系的预判是怎么样的。从目前地方开始陆续发布的数据来看,各地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与宏观收入增长幅度关系的预判并不一致。那么拿到总体层面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者说去判定财政收入总体的增长幅度是很关键的。在我们如何看待财政收入整体的增长幅度的基础上,回归到第二个层次里,才能更好理解今年如何看待赤字率和赤字规模。

李于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