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漫步:国潮“出海”传递中国外贸新脉动

来源: 36氪
2024-06-26 13:06:21

  传统文化与中国制造的碰撞,为中国外贸增添新 亮色,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魅力

  在浙江采访外贸企业,一家面料企业吸引了笔者的注意。随着马面裙、新中式等国风穿搭风靡全球,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提花面料与制品在海外市场销售火爆,前5月出口额超过4000万元,成功打开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市场。

  不只是国风服饰,书画陶瓷乘着中欧班列远销欧洲,国货美妆品牌在海外社交平台吸引众多粉丝关注……传统文化与中国制造的结合,推动国潮消费品“出海”,为中国外贸增添新亮色,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

  国潮“出海”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守正创新增加优质供给的持续探索。无论是丝绸、陶瓷还是服饰,国潮消费品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文化+”的多维表达。与博物馆、历史街区开发文化联名款,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艺术、现实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丰富精美的展品呈现出更多文化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国潮“出海”的背后,是中国企业主动应变拓展贸易方式的积极尝试。一把油纸伞,如何快速走进海外消费者的家中?在杭州海关的支持与指导下,安若素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目前油纸伞的日成交海外订单近百单。跨境电商连接制造与消费,为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文化、购买中国商品打开了新窗口,也为国潮消费品“出海”提供了新渠道。据杭州海关统计,1—5月,浙江省出口文化类商品619.9亿元,同比增长12.2%。

  “不过,中国建筑业、信息软件服务业、金融业等仍然保持韧性,推动经济好于预期。在此背景下,全年GDP能够实现3.0%的增速,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增长较快,充分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潜能和活力。”温彬、王静文指出。

  <strong>(新春走基层)杭州西站的春运“首考”:守好回家路 暖心伴旅途</strong>

  科研也在各类外来物种的治理中发挥作用。例如,顾党恩团队和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合作开发了多重防控技术,应用于对广州东山湖齐氏罗非鱼的治理。结果显示,在控制试验前,齐氏罗非鱼为湖区的优势种,占渔获物重量的79.41%,防控试验20天后,工作人员在渔业抽样调查中未采集到齐氏罗非鱼。

  科学家对嫦娥五号玄武岩的研究,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月球火山活动为什么持续如此之久?

  科研为治理提供新依据新方法

  抽干湖水只为两条外来“怪鱼”

林志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