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为中国经济添动能

来源: 舜网
2024-06-02 07:16:23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日前介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时表示,今年1—10月,中国网上零售额12.3万亿元,增长11.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贡献率达32.1%。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美国,人们对Temu公司和希音公司等源自中国电商服务平台的使用量激增。10月,这两款应用软件的美国用户数量合计超过1亿,达到美国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美国用户数量的近90%。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势头迅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9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110点以上。

  中国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基于多方面因素:

  首先,中国电商产业发展历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宽带普及提速、网络资费下降等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培育了庞大用户群。

  其次,中国电商产业受益于中国制造和物流产业发展。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丰富的商品和强大的供应链为中国电商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电商依托于高效的物流配送。近年来,中国快递行业迅速发展,与电商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大多采取特许加盟模式,有效解决了快递高成本的问题。

  第三,中国电商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多年来,中国政府部门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电商产业在扩内需、稳外贸、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增添强劲动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增长11.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可以说,从衣食住行到日常娱乐,电商已经渗透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持续巩固、潜力持续释放,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9%,占比与2021年基本持平。目前,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超1500个,总面积超1900万平方米。

  未来,中国电商产业发展前景可期。目前,国内各大电商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量空间,在产业转型方面出现很多新的突破方向,如直播带货、智能客服、AI主播等新形式。此外,跨境电商与中国优势产业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引领中国品牌创新。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智利首签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序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0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新渠道和新亮点,合作伙伴国遍及全球五大洲。今后,“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将极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建设。

  (严 瑜、林沛清采访整理)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等都成了重症了,到医院里面来接,那我们三级医院的资源总有饱和的一天。”焦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以现在我们也提出来,其实这也是我们三年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关口前移,早干预、早治疗,能够防止轻症变重症。”

  #疫情防护实用指南# 【中疾控周报:#新冠病毒可跨楼层气溶胶传播#】今天,中疾控周报发布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的论文。论文发现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由于卫生间地漏连接部位气密性差,排水管通风口堵塞导致厕所冲水时污水管道压力波动,病毒可能通过排水管和地漏跨楼层气溶胶传播。论文建议,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卫生间地漏应保持水封,并确保地漏排水组件之间的密封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杜兆才说,足球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共同谋划中国足球发展之策,走好中国足球新的长征路,对标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目标,卧薪尝胆、真抓实干,打好中国足球翻身仗。

  第三,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医治疗内容,增加了部分症型及病症结合救治的内容,加强对重症和危重症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的指导,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值得强调的就是重症诊疗方案同样在第十版诊疗方案基础上特别结合重症救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实化,目的是进一步指导临床规范开展重症医疗救治,提高救治的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显示,春节将至,交易量减少,锂价下跌速度逐渐放缓。市场对需求的悲观预期风险已几乎释放完毕,叠加基本面春节后备货刚需,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板块边际好转初现,市场预期逐步改善将带来板块上涨空间。

  “资本只能助攻,那些一度跑出来的新消费品,本身也是脆弱的,当遭遇疫情这个最无法确定的因素,一下就丧失了市场中的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品类红利、审美红利这些外增长动力。2023年新消费品牌如果想从爆红到长红,过去的打法必须改变,在市场越来越细分中找到分化机会,吃上属于自己的品牌红利。”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这样认为。

洪思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