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铲除网络黑嘴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6 07:56:38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某企业称遭遇网络“黑公关”手段,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如今,网络不仅是网友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也逐渐成为企业宣传、品牌建设的阵地。而那些靠“收割”流量来获取利益的网络“黑嘴”“黑公关”自然不会放过自带“流量密码”的企业、品牌,通过传播涉企虚假信息和谣言,挑动对立情绪,进而影响舆论、误导公众。

  企业苦网络“黑嘴”久矣。这些网络“黑嘴”或散布谣言信息,恶意诋毁企业形象;或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牟取非法利益;或蹭炒涉企热点,抹黑攻击企业;甚至以合作之名行“敲诈”之实。有企业爆料称,公司每年要维护与上百家自媒体的关系,大部分年合作金额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不交钱就可能被“黑”。这些行为侵害了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挫伤了企业发展信心,破坏了市场秩序。

  财经讯息、市场走向关乎企业发展,同样关系百姓“钱包”。倘若“黑嘴”利用财经、企业热点炒作虚假的投资兴业信息,不明真相的网友在听信了这些“小道消息”之后很可能掉进“陷阱”,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因此,绝不能让网络“黑嘴”逍遥法外,治理网络“黑公关”势在必行。

  针对涉企网络“黑嘴”,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去年年底,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典型案例;近日,“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政策逻辑一以贯之,就是要通过“靶向”发力、专项治理,集中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着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网络环境。

  从目前来看,网络“黑嘴”难以根治,还在于违法成本低。一些“黑公关”在换了“马甲”之后,又开始继续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中伤企业品牌形象。因此,要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持续打击非法自媒体和 虚假信息,并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切断“黑嘴”“黑流量”变现的利益链条。平台要强化发布规范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责任,严格要求自媒体账号、MCN机构不得发布虚假涉企信息。此外,企业在面对侵权信息时,也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主动澄清事实,避免陷入负面舆论漩涡。

  (中国经济网供稿)

责任编辑:李桐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公司通过对黑产活动行为特征打标签,在投诉受理过程中能及时有效识别,能在第一时间做好证据留存。

  在中央社会工作部组建之前,许多人从专业技术概念上理解“社会工作” (Social Work),即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也有媒体询问张伟丽,如何在长期的训练比赛中让自己保持饥渴?她给出的回答是:“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短板,不断进步,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其中提到,未成年人就诊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谨遵医嘱,如实填报年龄,并且遵照主诊医师从身体健康、正常发育角度给出的专业评估和合理建议。同时,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应在术前详细查看诊疗方案、合同内容及收费明细,并结合自身客观需求及身体发育情况与主诊医师详细沟通,全面知悉所做项目的各项内容以及风险性与禁忌症。对于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利用“平价医美”“1元医美体验”等营销噱头招揽未成年消费者“入局”,推销各类项目及产品,并诱导其使用贷款平台借款或分期付款,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此类医疗机构的话术,务必客观、理性做出抉择。

  与“反催收联盟”一样,“代理退保”黑产已经到了必须重拳整治的地步。披着“维权”外衣的代理退保黑产,不仅会破坏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秩序,迫使保险公司支付远高于现金价值的退保费,也会给投保人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代理退保黑产已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产业化,从发展下线、获取客户信息到接触客户、签署协议、投诉退保、向保险公司施压获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

黄建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