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所致?视频号暂停私募相关用户直播准入资格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4 19:50:26

  从6月27日起视频号对已取得金融科普准入资格的私募基金相关用户取消准入资格,被取消准入资格的视频号用户不再可于视频号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

  私募监管再度趋严。

  近日,一则关于视频号团队下发的“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标准更新通知”在各大微信群广泛传播,主要内容是视频号暂停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

  此外,从6月27日起视频号对已取得金融科普准入资格的私募基金相关用户取消准入资格,被取消准入资格的视频号用户不再可于视频号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咨询视频号官方客服,对方确认上述通知为官方发布。

  根据视频号团队于6月18日更新的“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下称“标准”),明确显示“暂不支持私募基金机构和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的申请”。

  “如今看来,在私募监管趋严后,视频号和私募‘一刀切’,对后者品牌建设或许会有一定影响。”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表示。

  事实上,通过视频号进行宣传,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是一件新鲜事。

  据悉,开设视频号已成银行的标配。除了常规发布的营运短视频之外,还通过自编自演的短剧、主播话说金融知识以及直播理财投资策略等打造“接地气”形象展示出来;同样,通过直播、短剧等形式宣传品牌正在成为公募机构新媒体品牌营销的潮流趋势。

  记者梳理发现,数位私募从业者的视频号已于1个月前停止更新,有私募机构甚至直接将视频号内容清空。

  上述管理人认为,视频号对于私募口子收紧,或许和近段时间一系列私募乱象有关,例如前段时间屡屡发生的“私募跑路事件” 。

  但仍旧有私募管理人,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上持续更新内容。

  除视频号和私募“断舍离”外,近日,银行将被禁止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的话题备受关注,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已经在征求意见。

  有地方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尚未看到正式文件,但提高准入门槛是大势所趋。另据记者了解,近期有银行内部发文暂停私募基金销售,但具体原因不详。

  “但随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下称《指引》)即将落地,相信私募行业会进一步迈向正规化。”上述管理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4月30日中基协发布的《指引》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截至目前仅剩1个多月。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目前私募基金机构正在抓紧按照《指引》的相关要求,逐条调整展业细则,为合规展业“打补丁”。例如,与券商或第三方平台等代销机构签订补充协议,停止向未有实际销售基金的机构发送业绩报告等。

  在监管持续发力背景下,私募行业也在加速扶优限劣。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基协注销了2537家私募的登记,其中协会注销、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的分别有1905家、584家、48家。从机构类型看,全年注销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有1725家、730家。

  在注销类型上,不同于2022年,2023年协会注销的私募数量明显多于主动注销。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注销超800家私募。与此同时,多家私募机构受到中基协的纪律处分,一些违规行为严重的私募机构,还受到辖区证监局的调查和处罚。

  (第一财经记者亓宁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本次改革在改进主板交易制度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截至1月31日,中国段日均开行客车56列,累计发送旅客870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8列,累计发送旅客160万人次。

  另外,还可在城市发力,推动更多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定居,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并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公共教育服务。

  《赛后遗产报告》分为“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冰雪产业升级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传承利用冬奥文化遗产”七个章节,重点总结了赛后一年来,国家和主办城市在传承和利用好冬奥遗产成果,持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主要措施和积极实践。

  <strong>(新春走基层)鹳雀楼光影演艺里的时空穿越</strong>

  国是直通车综合官方和权威专家、机构观点,推出“十问十答”:

晏美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