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来源: 南方网
2024-06-30 15:38:18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题: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作者 高瑞峰 杨杰英

  “上接云衢,下临无地,层檐叠角,如革而如飞,画栋雕梁,晖月而映星。”重修碑记上,如此形容飞云楼。

  山西省西南部,万荣县城闹市之中,东岳庙建筑群坐落其间。建筑群包括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殿等建筑。其中,飞云楼为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中的璀璨明珠,有“中华第一木楼”之誉。23日,参加“行走河东·文物保护在运城”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访此间。

  “飞云楼全楼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用榫卯相套,没有一个铁钉,明三层暗五层,共有345组斗拱,斗拱密布,玲珑精巧,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运城市万荣县东岳庙景区办公室主任贾毓秀介绍。

  近睹这座纯木楼阁,无不被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风华所震撼。“不用一根铁钉,榫卯构建组合,这种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体现的是方寸之间的智慧和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萃键说。

  飞云楼的造型和结构,在山西乃至全国木构楼阁式建筑中极具特色。楼身方形,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3.2米;各层檐下额枋斗拱、翘檐翼角,复杂精巧极为吸睛,345组斗拱,疏密有致、多而不繁,若云朵、似花蕾,既增动感,又添美感。

  “飞云楼及东岳庙饱经风雨,经多次维修保留至今。”贾毓秀介绍,万荣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重修碑记,唐代贞观年间(公 元627至公元649年)即有此庙,此后历代均有修葺。“近年,先后多次对彩瓦、楼梯、开裂柱体等予以修缮。

  巍巍壮丽的飞云楼历经沧桑,挺拔依旧,吸引着各地游人,于此观瞻藏在木头里的东方美学。木构古建自带韵律和美感,一如“凝固的乐章”,额枋斗拱、翘檐翼角的飞云楼更是如此。

  东岳庙见证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和民众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飞云楼则体现了榫卯奇技伫立不倒的木构神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里,更体现在星罗棋布的各类文物中。

  “榫卯和斗拱技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双向桥梁作用,增强中外古建筑文化交流。同时,搭建平台,促进欧洲民间集市与东岳庙庙会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互鉴共荣。(完)

  当地时间1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将于下周前往乌克兰进行访问,然后将访问俄罗斯。(总台记者 张誉耀)

  月球探测是重点。俄罗斯计划把“月球25号”探测器送到月球南极勘察水冰资源并验证软着陆技术。印度“月船3号”探测任务几经推迟后暂定今年发射,再度尝试将着陆器和月球车送往月球南极。日本企业“白兔-R”1号任务计划4月在月球表面的阿特拉斯陨石坑进行软着陆。美国航天局的小型卫星“月球手电筒”也将进入绕月轨道,利用红外激光脉冲从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的陨石坑内寻找水冰。

  尤溪金柑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00多亩、10多万株,不断推广扩繁,截至2022年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尤溪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金柑之乡”,同广西融安、江西遂川、湖南浏阳等3地合称“全国金柑4大产区”,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根据领英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同比增长33.9%,且在2021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留学生回国意向增强。

  胡睿说,他之所以选择《鹅笼书生》这么“小众”主题故事来创作《鹅鹅鹅》,原因也是被该文本艺术性深深折服,“应当有后辈来表达敬意”。

  这37个田野考古项目包括史前考古10项、夏商周考古10项、汉唐考古13项、边疆考古4项,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内容上涵盖现代人起源及扩散、农业起源、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研究课题。

毛成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