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周启航 中国银行助燃青年就业路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2 04:09:36

  近日,随着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百日冲刺期,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优企进校招才引智”为主题的专场招聘活动正在北京交通大学火热举办。

  “走出校园就要自己租房了,第一次缴费费用比较高,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毕业生的贷款产品。”在招聘会上投递简历过后,北京交通大学研三毕业生林靖(化名) 来到中国银行的展台前咨询相关贷款业务。

  为助力毕业生就业、减轻年轻人初入社会的资金压力,中国银行在招聘会现场准备了一系列求职礼包和个性化贷款产品。以金融之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中行展台成为招聘会上的焦点之一。

  迎接人生新课题定制金融产品助力梦想启航

  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再创历史新高。作为社会的未来,即将进入人生下一阶段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也迎来许多新的人生课题,工作和生活需要更多经济支持。

  除了像林靖一样有租房需求的毕业生,有不少人想趁着毕业季想策划一场旅行或者购买第一台工作电脑。

  年轻群体的资金需求,需要更加个性化适配的金融产品。在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北京西城支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张一龙介绍说,“为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以金融之力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国银行结合高校毕业生年轻化、线上化轻资产化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金融产品。”

  张一龙介绍说,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启航贷的特点是手续简便,灵活还款,审批快速。具体来说,学生只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或工作相关证明等材料,就能够申请最长5年期贷款,还能享受一年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还利息,不还本金。

  专属活动为毕业生送福利

  除了贷款产品,作为连续四年独家支持就业促进周活动的国有大行,中国银行还结合高校毕业生年轻化、线上化的特点,在现场准备了为高校毕业生专属定制的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出多份福利。

  为青春点“赞”兑换专属勋章、“云游”景区领取文创礼品、“以老荐新”获得奖励......在北交大的操场上,中国银行的展台前热闹非凡,许多毕业生领到了银行分发的帆布袋、充电宝等礼品。

  “很实用。”拿到礼品的大四学生杨晴(化名)表示。除此以外,同样给毕业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中国银行推出的促进就业“十条”措施。中国银行的展板前,不少师生驻足观看。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例如,助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搭建银政校企对接平台等。

  “招聘会既为同学们找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也有利于打通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同时也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难点,更好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正如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秦莹说,招聘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高校毕业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下,更多促就业的“实招”是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此背景下,中行将持续践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担当,进一步从校园招聘、加大企业扩岗支持、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等多方面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逐梦新征程。(完)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付怀敏对传统民族音乐情感深厚,“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她介绍,云南民歌丰富多彩,形态、风格各异,就家乡大理的彝族音乐而言,以短小精悍、热情奔放为主要特点,歌曲多以两句式的小调为主,常见于民间娱乐的对唱形式。

  不过,尽管部分银行选择下调利率,更多银行仍为吸引新年储蓄上调了存款利率,其中就包括山西柳林农商银行、河南宜阳农商银行、河南义马农商银行等。

  “2022年12月23日,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开展养老机构就医用药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已基本摸清了养老机构就医用药需求情况,经过连日调度,全国养老机构急需的抗疫药品物资已基本解决。”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抗疫药品物资储备还有一定缺口,还需要继续加强协调对接,指导养老机构储备一定量的药品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是养老机构虽然建立了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但个别地区可能因医疗资源紧张难以及时安排床位和进行救治;第三是后期就医用药保障动态跟踪需加强,药品物资消耗要及时补充,新成立的养老机构要及时建立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光明日报)

  与此同时,为了全力保障居民正常就诊需求,云岗地区很多医护人员在全面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高烧一退就立即返岗开展医疗救治。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接诊患者1000余人次,家庭医生24小时在岗。

  最近,血氧仪、制氧机又成了抢手货。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此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指夹式血氧仪价格差别很大,从几十元到一两千元的都有,不少店铺显示缺货,还有一些处于预售状态。其中,某款血氧仪月销量已达30多万。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务人员面临着新冠感染和服务量激增的双重压力。通知对公立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在岗人员核增一次性工作补助、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强化保障和统筹调配、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帮扶慰问机制、落实职称倾斜政策、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强化正向激励宣传等七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黎长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