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发布11条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0 19:32:20

  《通知》明确,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登记失业青年的,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同时,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可给予剩余期间见习补贴。政策均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通知》指出,实施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包办理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和助力人才发展系列政策。

  鼓励引导基层一线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统筹推动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强化创业支持,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大规模组织招聘对接服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定向送资源、送岗位、送服务。加密招聘频次,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地市每周至少 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强化青年求职能力训练和学徒培训,组织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今明两年每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

  《通知》提出,实施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强化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强化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量身制定帮扶计划,针对性提供高质量岗位信息。

  熟悉的“买买买”正在回归,但中国消费恢复仍面临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置于2023年五大工作之首,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很多公众和网友反映,感觉中国的防控政策只有管控和放开两个阶段,而不是一直科学精准地去管理调控。对于这种说法,梁万年说,中国的疫情防控是依法科学的,按照对疾病等相关的认识在逐渐调整优化和完善。从2020年疫情开始至今,中国经历了几个阶段。2020年1月至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国当时采取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应急围堵,而且是一种超常规的应急围堵阶段。2020年5月以后,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伴随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冉冉升腾起的烟火气,便是一项极佳的例证。(完)

  方丽华从香港来深圳创业两年多,将自创融合服装品牌带到了内地。依托着大湾区的产业链和香港时尚设计理念,她的服装品牌很受欢迎。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两地间通关变得困难重重,在这期间方丽华只回过两次香港,项目推进缓慢,和亲人朋友也难以见面。

  熟悉的“买买买”正在回归,但中国消费恢复仍面临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置于2023年五大工作之首,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喀麦隆记者皮埃尔·切梅特对过去三年进行了总结:“经济的稳定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在此方面中国给世界各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疫情三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疫情并未动摇中国经济的活力。”

刘均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