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春将至 外国留学生在桂体验中国“年味”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9 04:03:11

  中新网桂林2月4日电 (蒋丰慧 涂丽莎)“我在泰国时也会在春节写春联,但是到了中国学习后才发现春联的祝福语是什么规律,今年春节我写了很多‘福’字送给朋友,还写了不少春联送给老师。”2月3日,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泰国籍研究生沈宗宝,笑着向记者展示自己写下的春联。

  常言道“小年至,春节近”。2月3日是南方小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西师范大学举办2024年中外师生春节联欢会,让就地过年的外籍师生们欢聚一堂,共享新春。

  活动现场,来自越南、瑞典、几内亚等国的留学生们兴致盎然,有人在印着龙宝宝花纹的红纸或小巧的红扇上挥毫泼墨,有人面对猜字谜的难题时冥思苦想,有人围站在圆桌边包饺子。在《好运来》的新春歌曲里,留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味”。

  当老师介绍起中国的春节习俗时,越南籍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言专业大三学生青竹娴熟应和。她说, 因为专业开设了中国礼俗文化课,所以她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一定了解。

  “今年除夕,我准备自己做一道鱼,从年尾吃到年头,让自己‘年年有余’。”青竹笑着说。当天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还自己创作了一把双面写“龙”字的红扇以作纪念,“等到了除夕的时候我和家里人视频,就把这个扇子展示给他们看。”

  同为汉语言专业的瑞典留学生海薇不仅给自己写了一个“福”字,还品尝到了大家一起包的饺子,她认为,这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参加的这些活动都很有意思。”海薇说,“我在桂林欣赏到了美丽的山水,也看过象鼻山,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所以想和朋友在中国过春节。”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方天星也是汉语言专业的大二学生,他坦言,虽然是第一次过春节,除夕未至,他已感受到浓浓的新春氛围。“中国人很重视新年,随处可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窗花,高高悬挂的红色灯笼,各式各样的美味年货都让人目不暇接。”方天星说,因喜爱烟雨朦胧中诗意的桂林山水,他准备利用春节假期到周边尽兴游玩,畅览美景。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峰说:“中外师生春节联欢会是该校的传统活动,希望让远离家乡在桂过年的留学生们感受家的温暖。”他表示,这次联欢会的活动年味十足,旨在让留学生们了解中华文化,并将中国的传统习俗传递给他们的家人与朋友,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完)

  此次“万里迎春归 山海竞呈祥”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暨春节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将为海内外民众奉上一台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新春欢乐祥和氛围、云南风情特色和发展新姿、融合中印柬蒙各国艺术精髓”的新春文化大餐。

  【聚焦未来产业科技园②】

  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于2022年7月23日启动建设,旨在打造汇集各类国家级文化资源的数字融媒体平台。用户在这里既可以观赏当前的热点文化节目,浏览第一手的文化资讯,又可以进入文化名家的数字展馆欣赏经典作品,还可以学习“书画游学”“艺林春秋”等美育课程。“央博”平台还为用户量身打造具有时代感的文博科技体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数字分身”,“一键”进入元宇宙,穿梭至不同时空,探寻相关文化成果。

  为了呈现更好的风味,韩美侦坚持纯手工完成米糕制作的全过程。“比如红豆是我们自己煮好、炒制的,然后米糕里只会加盐和一点点糖,是比较正宗的韩式做法。”韩美侦希望食客们在品尝米糕独有的风味之余,也能了解到食物背后蕴藏的韩国风土人情。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新当选的十三届青海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副主席仁青安杰、匡湧、王绚、王振昌、张晓容、马丰胜、李晓南、田奎、刘大业、赛赤·确吉洛智嘉措、马跃祥在闭幕会议主席台前排就座。

  引绰济辽工程建成后,可改善绰尔河下游农业灌溉条件,解决受水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对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完)

王宗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