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5 14:39:26

  中新社保定6月14日电 题: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作者 陈林 赵丹媚 谌诗雨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中国夏收从南向北逐步进入收获期之际,河北保定涿州市正在抢收小麦。

  14日下午,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35岁的石磊正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在高官庄镇附近的麦田工作。2023年汛期,这里曾被洪水围困,受灾严重。

  夏粮是中国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中绝大部分是冬小麦。涿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麦田里,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往返穿梭,割麦脱粒。从河南一路北上、已外出收麦25天的石磊说,沿途看到的小麦长势都非常好,涿州的小麦今年也比去年好。

  河北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小麦主产省之一。在高官庄镇辛庄村,花甲之年的李庆水,正捧起门口晾晒的小麦,仔细查看着湿度。看着13日刚从地里收获的麦粒,他笑言“颗粒饱满、长势良好”。

  这是李庆水2023年10月种植的小麦,共4亩地。此前的洪水,让“一人高的玉米全被冲了”。后来每亩近千元(人民币,下同)的保险赔付,让他坦言“损失小多了”。一年种两茬地,麦子收后再种玉米,这样的种植方式,在当地非常普遍。

  今年一亩小麦600多公斤的收成,李庆水感觉“比去年好”,地头上每公斤近2.4元的收购价,尽管“价格比去年稍高”,但他还是舍不得卖。

  自2023年汛期涿州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以来,从灾害发生时腾飞大街的水上救援,到刁窝镇小豹子庄村的农田复耕,再到刁窝镇东冯村抢种白菜的丰收……近一年间,涿州变化很大。

  公开信息显示,洪灾发生后,当地通过加快恢复重建、抓紧修复灾毁农 田和农业设施等措施,保障冬小麦顺利播种。

  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股负责人刘琳说,去年洪灾后,涿州市共抢种小麦29万余亩,今年从6月12日开始,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大面积抢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麦收割近四成,预计一周内将全部收完。

  李庆水种植的麦田,目前已全部种上了玉米,“上午还浇了水”。对于数月后的再次收获,他满是期待。(完)

  市民周先生对<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表示,自己曾在2019年观看过《流浪地球》,当时影片中的震撼场景以及在中国科幻电影中前所未见的特效让他印象深刻。《流浪地球2》中令他最为感动的镜头是在月球碰撞地球危机下,众多航天员牺牲自己炸毁月球的桥段,“这种‘牺牲小我’的精神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气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加起来不超过10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2月9日电 (任丽娜)2月8日夜间起,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较强降雪。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原局集团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清除冰雪,优化运输组织,保障旅客平安出行。同时,加大电煤运输保障力度,应对降温造成的用电增加情况。

  阿德与小伙伴们还尝试推出《白茶原手账2022》,分为生活日记、设计手记、风物笔记等三大主题,目前尝试还在继续。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9日发布一批落马干部被逮捕的消息。这些落马者均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受党纪政务处分时的相关通报表述颇受关注。

  本次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四场平行分论坛。其中,“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局指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信息总体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绿色低碳 数字生活”分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支持;“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

刁佑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