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观察:展新车、秀科技,却不卖车了

来源: 知识网
2024-07-09 23:00:16

  中新网广州11月17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 车展不卖车了?

  作为每年的车坛压轴大戏,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于11月17日正式开幕。不卖车、秀科技,成为本届广州车展的鲜明特点。

  车展,不卖车了?

  在广州车展的入口处,记者注意到了一个不同往常的信号。

  一块标志板上清晰写着,本次车展是“旨在促进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向广大观众展示新车、概念车,及相关科技与产品的展览会”,并写明“非以销售为目的”。

  不少参展人员表示,“谈技术”与“展新车”的车展常见,但“不卖车”的车展却凤毛麟角。毕竟对于不少车企而言,以往在车展这样能与大量参观者近距离接触的场合,把车卖出去比什么都重要。

  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多位车企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优质车型“不愁卖”是根本原因。“大家不需要在车展上集中卖车,冲销量,产能不足才是限制某些撤销订单交付的最大因素。”

  因此,在车展上集中给观众展示“新科技”、普及相关知识,成为了不少车企在广州车展上首要工作。

  销售员减少了,讲解员增多了

  走进展馆,记者注意到,不少展台上,销售人员的数量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懂技术的讲解人员。

  参观者与展台工作人员所谈论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谈买车优惠多少钱、下订单后多久能提车的变少了,普及相关技术知识的增多了。现场,不少工作人员都将400V、800V充电速度有何区别,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哪个使用更安全,充电更便捷等话题作讲解重点……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变化与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领域的突破密不可分。本届广州车展 ,超高速充电、高转电机、VR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成为了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车展上,中国汽车品牌在高性能、炫技车型等领域集中呈现。曾经,百万以上的高性能车型被视为中国品牌的“禁区”;如今,包括比亚迪、广汽等车企都展出了旗下的“百万豪车”,并赢得了部分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

  某车企展台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百万以上的车型虽然销量不高,但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非常重要。众多“黑科技”加身,迅速提升了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期待。

  新技术领域,中国汽车产业优势凸显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正在从销量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并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看来,中国汽车正在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王侠指出,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中国占比超过50%,中国动力电池技术专利全球占比74%,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全球占比84%,中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42%。

  王侠认为,我国在新技术领域的全球引领优势日益凸显。“今年,好几家车企与跨国公司签署了具有双向技术合作特点的合资合作协议,宣告我国汽车产业开始驶入技术输出的新蓝海。”

  这一变化也加快了中国汽车“出海”的速度。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汽车出口量为392.2万辆,同比增长59.7%。在王侠看来,我国汽车全年出口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链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入WTO之初的2001年,我国汽车产业链出口金额仅有15.59亿美元,占比只有0.65%。今年前8个月,这个数字达到1219.93亿美元,占比提升至5.5%。”王侠称(完)

  “我阳了,心率有点快,在140多,需要去医院吗?”据成都商报四川名医12月19日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原宁最近每天都要接到很多朋友类似的咨询。

  据国家药监局截至2022年12月13日的数据,布洛芬的国产药品注册批文达到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多种剂型,涉及润都股份(002923.SZ)、仁和药业(000650.SZ)、康芝药业(300096.SZ)、人福医药(600079.SH)等上市药企。

  随着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的建成,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运输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郑州聚集。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园区的成立吸引了诸如富士康等一百多家智能终端企业,以及联想、OPPO等多家企业研发中心的签约入驻。

  在南通,全市237万60岁以上人口中,失能人员大约占到0.65%,专业养老机构的服务走进老人家庭之后,解决了居家老人的照护需求,让过去原本需要入住机构的老年人也可以实现居家养老。77岁的徐彩霞老人因脑卒中导致行走不便,过去像她这样的情况需要定期到专业机构进行康复,如今,每周康复师都会上门为老人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老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近三年来,方舱医院扮演过很多角色,它曾是阻击疫情的坚固堡垒,是开创性的公卫事件应对手段,也是众多情绪的聚集地,但不管如何,它都将作为抗疫中的一个经典形象,被人们铭记。

  “以眼肿为例,产生该症状的原因可能包括:熬夜或用眼过度、有眼部疾病或者有肾脏等基础疾病,也有可能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等等。在没有医生诊断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造成该症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张淑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