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 | 世界观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6 16:09:38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高级讲师和高级研究员约翰·格瑞姆 (John Grim)认为,中国对能源转型的追求令人备受鼓舞。“中国在实现经济飞跃式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这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自1986年起,约翰多次访华,3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多领域的变化。此次论坛上,他还表示,在2023年9月的中国之旅中,自己深刻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在中国的众多学术机构中广泛传播。

  “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显著攀升,如今,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的学院或研究所,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约翰特别指出,作为中国的顶尖思想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研究所,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玛丽·塔克(Mary Tucker-Grim)对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表示赞赏。在她看来,中国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视为关键。新疆地区不断发展水利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作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玛丽还指出,“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受到认可和重视,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这方面西方需要尽快赶上中国的步伐。

  玛丽表示,“我们为中国的转型而鼓舞,从高度工业化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是绝对有必要的。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对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 不能把中国视为敌人,这样的外交政策是不健康的。

  “我的朋友在北京大学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95%受访的中国人了解气候变化及其严峻性。然而在西方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接近这个比例的统计数据,美国以及欧洲都没有。”玛丽说。

  因为爱火山而远离人群,却又为了保护人类而葬身于火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0日电 (郭军 汪美慧)1月10日,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附楼项目正式封顶。预计附楼项目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面竣工,在第二季度全面投入使用。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香港广东青年总会联同香港大学、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香港明汇智库,随机抽样访问了1000名15岁至39岁的香港青年和441名在粤港青,持续跟踪他们对前往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看法。

  “杜甫的诗还是有时代性的,现在读起来也觉得很接地气,《江汉》这首诗就有一种老来漂泊的感觉,虽然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本身很有情怀,而且技术上也很厉害,所以一直把他当做一个榜样。”

  当天签署的文件是继2016年和2018年之后的第三份北约-欧盟合作联合宣言,双方对合作内容进行了更新。根据欧盟理事会的声明,新宣言说,欧盟和北约将就日益激烈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新兴和颠覆性的技术、外层空间、气候变化对安全的影响以及外国信息操纵和干扰等方面扩大和深化合作。

  魏红祥认为,以科学家群像和单位品牌整体出圈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在所领导支持下,科普团队始终保持原生动力,他们拥有宽松包容的环境,沉浸创新并享受其中。

陈明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