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守住民歌的根与魂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3 21:07:26

  中新网通辽6月13日电 题: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守住民歌的根与魂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70岁的赛音毕力格,早早起床,从通辽市区驱车前往15公里外的库伦旗哈拉嘎查,为合唱团30余名学生免费教授科尔沁长调民歌。

  这样的行程他平均每周3趟,已坚持了10年。

  他说,“传承科尔沁长调民歌是我的心愿,多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失传的几率。”

  出生于科尔沁的赛音毕力格,从小就展现出艺术天赋。17岁读初中时,他因身形比例优越考入当地乌兰牧骑(活跃在内蒙古的文艺团体,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在参加多人说唱好来宝节目时,他又因嗓音条件好获得了上台独唱的机会,自此开启歌唱之路。

  赛音毕力格是“野路子”出身,20岁出头初次接触音乐理论知识,20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歌唱家拉苏荣。

  乌兰牧骑一直有“一专多能”的优良传统,青年时的赛音毕力格更是代表,唱歌、跳舞、吹笛子、唱京剧和歌舞剧、编创曲目,他样样精通。

  赛音毕力格回忆着青年时期的演出经历如数家珍。“我一唱就是一个小时,观众一次次的掌声会拉长演出时间,那时也不觉得饿,也不觉得累。”他说。

  休息间隙,演员便与观众一起聊长调、谈人生。赛音毕力格知道,这接近自然和心灵的声音,生生不息地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工作几十载,赛音毕力格用脚步丈量着科尔沁的每一方土地,将歌 声洒向草原深处。其间,他搜集、整理了散落在民间的近百首科尔沁长调民歌,填补了科尔沁长调民歌无人唱响专业舞

  他说,“老师拉苏荣先生说过,科尔沁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后继有人。我立志将草原文化的根脉一代代传下去。”

  赛音毕力格介绍,科尔沁长调民歌以五声调式为主,多数为叙事民歌,一首歌一个故事,主题涉及四季生活、爱情、信仰等,大多根据真人真事创作。

  2009年,赛音毕力格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几年后他从通辽市民族歌舞团退休,又自费成立科尔沁长调民歌传承基地,办起学习班,不设门槛、不收学费、不遗余力地教学生带徒弟。这些年,赛音毕力格教出的学生有200余名。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授杨常梅已向赛音毕力格学习了6年,2023年,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杨常梅“传承创新文化榜样”荣誉称号。

  近年来,赛音毕力格和他的学生们陆续走出国门,将科尔沁长调唱响法国、美国、印度、西班牙等许多国家,古老而悠远的科尔沁长调也如插上翅膀,飞向更辽阔的天地。(完)

  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1月份PMI升至临界点以上,显示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向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由4.4%调高至5.2%。

  在张之臻和吴易昺看来,几名中国选手间的竞争和激励,是自己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男网一次次突破、捅破窗户纸,也有助于更多年轻球员着眼世界、更上层楼。

  截至公告日,方庆华共直接和间接持有天振股份5167.4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3.06%,其中累计质押股份0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方庆华及妻子朱彩琴为公司共同实控人,朱彩琴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二人持股比例合计为54.76%。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认为,三里屯想要成为中国IP,应该把所有规划建设招商都放在“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大方向之下。酒吧街及轻食、咖啡业态的调整和补充,可以更好地丰富服务内容,满足消费者对国际化商圈的多样化需求。三里屯商圈未来的发展,仍需要以潮流消费为主力引领,这是一个大前提或发展根基,酒吧及咖啡等休闲业态作为辅助业态给予消费者多元购物体验,满足多年龄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使得三里屯给予消费者的消费印象也更为深刻,通过更丰富的业态和更多元的IP文化,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小市值猪企在本轮周期中的扩产步伐不断加快。唐人神(002567.SZ)、天康生物(002100.SZ)、华统股份(002840.SZ)等猪企均在2022年实现净利润扭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加强农村留守群体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情感关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年来,我国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民政部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5.5万名儿童督导员、66.7万名儿童主任,他们常态化为当地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在完善老年人福利方面,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等实现了省级全覆盖。同时,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张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