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别全交给AI来做主

来源: 36氪
2024-06-27 00:27:09

  ■ 视点

  据报道,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有7个省份首次迎来新高考,考试、命题、招生等方面的变化,让志愿填报难度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用AI报高考志愿,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跟往年一样,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收到AI辅助报考志愿的广告。与此同时,今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 志愿”信息服务系统。

  毋庸置疑,用AI填报志愿自有其优势。输入高考地区、考试分数、区域位次、兴趣方向等信息,就能生成一张高考志愿信息表,建议的大学、专业和录取概率一应俱全。这不仅省时省力,某种程度上,也能减少因信息差造成的盲目报考。

  其实,若把A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用于了解某个区域一定分值情况下有哪些专业方向可供选择。其底层原理,跟教育部“阳光志愿”的志愿填报服务,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为考生志愿选择和填报提供参考。

  但如果志愿填报全靠AI,让AI由辅助工具变为做出决策的主体,成为考生的“全权代理”,就未免拿高考志愿填报太不当回事了。

  单从技术角度而言,AI填报志愿的局限性也很明显。AI的决策有赖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算法的科学性。这其中,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使AI的选择“失真”。

  再考虑到高考填报志愿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决策过程,各种数据分析的结果,最终恐怕抵不过考生兴趣爱好、专业偏好、地域倾向等影响。而这些主观因子,恐怕也很难准确量化并最终体现到AI的决策中。

  总之,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志愿填报,AI工具或可以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份参考,但至于到底要去哪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需要在兴趣、专业前景、自我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综合考虑,绝非AI可以做主。

  报告还指出,以直播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直播与文旅的结合,引领文旅产业经历深刻调整。未来,这种融合发展可能会带来全新的面貌,为文旅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前景。

  宁夏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保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企业主向领导干部借高利贷,除了确有资金周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输送。

  这场洪灾几乎使中图网二十多年来的心血和积蓄毁于一旦,中图网官方称,“这是企业成立25年来遭遇的最致命的损失和打击”。黄平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先想办法让企业活下去。

  李国英还是国家防总副总指挥。8月4日晚,李国英曾主持专题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海河、松辽水利委员会,研究部署洪水防御工作。

  杨赛霓认为,当下不可能把所有标准不够的基础设施都推倒重来。因此,在更新时,需要基于气候风险评估,做一个优先级排序,优先投资一些设防标准差距大,同时极端天气风险最高的区域,而且这种评估必须要面向未来。

  “学区房的出现是出生人口增加遇到了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学区房的出现是发展问题,当下的政策基本集中在降低获得优质资源的难度,但优质资源依然存在,比如西城、海淀的高中录取率依然全国最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判断,“出生人口变化,会导致2到3年后学区房需求锐减。”

陈嘉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