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过年搭子”走红网络 中国年轻人“花式”过节

来源: 舜网
2024-06-21 13:57:53

  近来,“搭子”社交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因相同的兴趣爱好或目的,结成志同道合的临时伙伴,相互支持、精准陪伴。互相督促的“健身搭子”,体力接近、一起拼房的“旅游搭子”,“第二份半价”的“甜品搭子”……只要志趣相投,万物皆可“搭”。

  来自广东的钟女士曾在社交平台上找过4次“旅游搭子”。她对中新社记者说,这种方式可以更精准地找到与自己同频的人群,还可以体验与不同年龄段的“搭子”一起旅游的乐趣。

  如今,这种新的社交方式正在融入年轻人的春节生活。对于假期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来说,亲友不在身边,找一个临时的“过年搭子”不失为一种选择。在沈女士看来,“搭子”社交可以突破原有的社交圈子,或许能遇到知音,就算有些人未来很难再见到,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很值得。

  寻找“过年搭子”其实是年轻人“花式”过节的一个缩影。从前,过年的仪式感与幸福感或来自平常吃不到的美食、穿不到的新衣,或来自家族团聚、串门拜年。随着时代变迁,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过年主理人”,传统年俗焕发更鲜活的气息 ,萌生新的过年乐趣。

  有在线购物平台报告显示,年轻人如今已加入家庭年货置办的队伍中。不同于老一辈“征战”菜市场,年轻人成为线上年货消费的“主力军”,优质生鲜、应季服饰、智能家电等商品销售走旺。内蒙古羊肉、重庆火锅底料、东北冷水鱼……在年轻人主导的春节餐桌上,除了“家乡味”,还出现了更多地道的跨地域美食。

  在各地的年俗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凑热闹”的身影。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汉服穿梭于花市,成为广州春节的靓丽风景线;在河北辛集的新春灯会上,年轻游客身穿汉服赏花灯,或提灯漫步、或翩跹起舞、或体验民俗,感受新春佳节浓浓年味。

  为了从招待亲朋的忙碌中脱身,一些回乡的年轻人打算带父母来一场时兴的Citywalk(城市漫步),感受家乡别样的风貌,享受难得的“小家”团聚的宁静时光,寻求奔波一年后的长假松弛感。

  有评论指出,“花式”过年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把思路打开”,让形式更丰富,主动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雷竹笋产量达到20万斤,销售额40万元;保家楼景点带动旅游、餐饮等产业,为村民增收50万元;花卉示范园培育花卉23个品种、2万余盆各类花境植物,苗木销售额达1600万元。”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汪本莉说,今天的绿春坝村实体产业兴旺、村民就业充分、农民收入增加,呈现出一片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的景象。

 <strong> 员工持股再成香饽饽</strong>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

  12月29日,2023年春晚首支定制歌曲《你好陌生人》通过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对外发布,创造了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亿的传播,被网友称为朋友圈里“最温暖的刷屏”。

  对于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及确有紧急事由的申请人,多地出入境管理部门都开辟绿色通道。

  调整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后的首个工作日,多地有序恢复出入境业务。如上海、哈尔滨、济南等多地的出入境接待大厅受理窗口均全量开放,同时增配自助拍照机等设备,满足群众办证需求。广东省出入境管理部门则发布公告,要求全省出入境办证窗口能开尽开,提升办证效率。

杨菁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