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5 21:30:48

  中新网杭州6月3日电 (王题题 孙亚飞)6月3日,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下称“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成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聘为讲座教授,领衔指导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据悉,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以建设“良渚文明全球文献中心”、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建设“高能级文化智库”、建成“良渚文明数字实验室”和“良渚文明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推动良渚文明的保护与研究、传承与活化为主要任务。

  该研究中心将构建一个从学术探索、文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到展示传播与创新转化的全链路闭环,力求成为业内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科研高地,同时凸显浙大城市学院的独特研究特色,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在良渚文化研究方面积极布局,大力推进“良渚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力量。

  此前,该校不仅开设了该省首个本科考古学专业,还获批首家浙江省高校团队考古发掘资质,并设立了浙江历史研究中心、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和平台。

  此外,该校还积极与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良渚遗址管委会、西泠印社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良渚博物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在教育教学方面,浙大城市学院更是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力。该校邀请了王巍、单霁翔、王宁远、陈寿田等专家学者到校主讲“良渚遗址与中华文明”系列大课,每年组织新生赴良渚遗址参观,举办良渚文化主题展览,开展良渚文化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毕业设计中围绕良渚文化进行“真题真做”,有力促进了良渚文明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

  据了解,此次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是浙大城市学院在良渚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助力杭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抓手。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杨波表示,该校将以良渚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研究中心建成有高度的良渚文明研究人才聚集地,促进有广度的良渚文明国际交流互鉴,结出有深度的良渚文明研究果实,推动良渚文化研究深入发展。

  良渚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王巍看来,在高校成立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对于 传承良渚文明和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遗址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浙大城市学院兼职研究员陈寿田则期许:“我们身处良渚遗址所在城市,要以良渚文明研究为重要着力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

  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和规范并重,将从三个方面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包括继续推动相关平台企业加快剩余少数问题的整改,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研究制定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香港1月1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3日公布金融发展局(金发局)董事会成员的任命,现任主席李律仁续任,另外加入新成员戴明钧及郑志刚。

  澎湃中国(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

  增强风险揭示针对性方面,《通知》首次明确退市风险公司如涉及7类较高终止上市风险情形的,应予以重点提示,主要包括业绩预告相关指标触及退市标准、尚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是否触及退市情形的判断与公司存在重大分歧、影响公司是否触及退市情形的事项尚未核实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预计退市风险与前期披露出现重大变化等情形。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于浙江而言,共同富裕也意味着要加快山区26县发展,让山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浙江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台州市委会主委李立飞同样关心如何高质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聚焦传统产业,他对293家来自浙江全省各地的纺织服装产业、木制品产业和金属制品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高达83.5%的企业愿意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有64.3%的企业在部分业务上实施数字化转型,但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仅占1.2%。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