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夏季达沃斯 他们热议“中国新机遇”

来源: 36氪
2024-06-29 00:06:23

  25日至27日在中国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政商学界人士参加,规模、场次、嘉宾数量均创新高。很多与会嘉宾都感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强劲,吸引各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一方面,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给世界经济步入新一轮上行期带来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共同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反映出人们以团结协作寻求新发展机遇的积极意愿。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中方提出四点倡议,呼吁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维护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包容普惠发展,从而给出了一份“中国方案”。

  在与会者看来,这些代表着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顺应了各方携手打造新发展空间的诉求,也有助于突破个别国家构筑的“小院高墙”,符合经济规律和全球发展大势。

  实现经济增长,除了有好的发展理念,还需要切切实实的动力。“中国有着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中国具有产业体系、人才和创新优势”……论坛期间,多位与会者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为自身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也给世界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在华发展4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出席论坛的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告诉《国际锐评》,尽管国际环境纷繁复杂,中国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也为他们这些外国投资者深耕中国、赢得未来提供了更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天的热烈研讨中,与会嘉宾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创新。人们意识到,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出新赛道新业态。这其中,中国凭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了全球科技革命、绿色发展的机遇。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论坛上提到,近年来,他们在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仅去年一年研发电池就投入近2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凭借领先的电池回收技术,该公司的锂回收率达到了92 %,“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也向《国际锐评》谈到,随着中国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与应用,不仅减少了自身碳排放,还能够为各国提供宝贵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实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市场大、场景多,未来可以在相关研发、应用和伦理标准制定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应用。

  他们的感受并非个例。数据显示,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包含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中国是全世界“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764家,同比增长17.4%。此外,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全球各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中国是世界创新中心,想打造全球化公司的企业家都不应错过这里的发展机遇。”这个夏天,印度企业家苏哈斯·格皮纳斯的话,说出了很多跨国公司高管的心声。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还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的新发展,分享到中国的新机遇。

  走近“五个一百”,感悟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昂扬前行、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必定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正是这股精神力量,让我们应对惊涛骇浪,战胜艰难险阻,昂首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创造灿烂美好的新未来。今天,当我们走近“五个一百”,感受到了一个个正能量故事传递的价值、弘扬的精神,感悟到了热血沸腾的岁月、朝气蓬勃的民族,更感触了那抹在时代中愈发鲜艳的“中国红”。

  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和警方、媒体相关报道,关注总领馆及华文媒体、侨社等发布的提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抱侥幸心理、切勿放松警惕、疏忽大意。

  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官方消息,当天8时30分,黄埔大道国防大厦站路段东往西方向、工业大道凤凰新村站路段北往南方向、解放北路越秀公园站路段北往南方向车多缓慢。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经济学家2023年中国经济展望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的权威经济学家。希望调查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并为下一阶段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决策参考。问卷分别从2023年经济走势研判、经济形势展望、宏观政策预测三个维度共设计16道问题。截至2022年12月26日,共收集到64份答卷。

  1949年,距离开国大典大约20天,周令钊接到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接到任务后,周令钊彻夜难眠,次日就带着助手、学生到天安门开始工作,夜以继日。1949年9月30日夜,一幅高6米、宽4.6米的作品完成了。画像上,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稍上仰,洋溢着微笑。

  <strong>“和老家亲友团聚,热闹得像过年”</strong>

许巧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