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科技向新】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5 14:29:27

  青年科技人才具有敢于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现状的精神,这使他们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群强国青年科学家,勇闯科技“无人区”,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在许多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人推动我国跻身国际全海深探索能力第一梯队,还有人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创刊以来第一篇裸子植物研究的论文……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奋进在科技创新道路上。

  青年科技人才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未来。近年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源源不断充实科技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排名世界第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悟空号”“墨子号”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来自一支90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

  实践证明,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持续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厚植创新沃土。这不仅包括在教育体系中培养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涉及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科技创新前沿领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譬如,中国科协推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帮助32岁以下人才走好科研生涯第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青年创新计划,支持青年科研 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组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一事一议”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新星,这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硬招实招,有效激发着更多创新活力。

  同时,在人才培养体制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要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支持,更加人性化的关怀。在工作方面给青年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我们也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青年人真正心无旁骛搞科研,尽可能地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

  1月16日,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正式运营满十年。十年来,累计有558家挂牌公司经新三板培育后实现上市(沪深北上市的公司均计入),多家公司成为资本市场“尖子生”。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7%,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8%,非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74%。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历类(50.67%)、信息技术(27.31%)、金融(6.64%)、公共管理(4.21%)等行业。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特色种养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春节临近,人们忙着买年货,各色水果让人眼花缭乱,多种肉食水产也是餐桌必备。还有人计划去村里过年,感受久违的乡愁。

  到如今,多位受访人士向第一财经指出,在房企当前的处境下,“三道红线”已经慢慢淡化,对房企的限制作用也有所弱化。“好久都没人提‘三道红线’了,”某TOP20房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形式上每个月的数据都还要向监管机构上报,预计《行动方案》将对数据指标有所放松。

  放在更长久的历史中观察,共和党逐渐被极右翼裹挟,已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治极化以来的长期趋势。从2015年开始,两位众议院“一把手”博纳、瑞安都因来自强硬派的压力黯然离职,麦卡锡也因无法得到他们的支持未能在2015年竞选众议院议长。博纳曾将这个群体称为“政治恐怖分子”;而现在,温和派共和党人将阻挠麦卡锡第二次议长之路的同一群人称为“塔利班20人”。

寇慧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