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湾区·桥见未来】“更高、更快、更强”背后 1.5万名“深中人”逐梦深蓝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29 04:21:47

  2024年夏天,湛蓝大海上,即将正式开通运营的深中通道如金龙摆尾,由海底隧道连接的东、西两座人工岛宛如碧玉。

  站在主塔高度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的深中大桥上眺望,南海之滨,珠江口外,巨轮川流不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主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跨越伶仃洋,建成通车后,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物资等各项资源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通车在即,湾区“变小”,产业“做大”。

  然而,在这座志在百年的超级工程,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湾区雄心背后,是超1.5万名建设者7年多的逐梦奋斗之旅。

  毫米级“深海之吻”的中坚力量

  在这7年里,43岁的深中隧道沉管安装技术负责人宁进进,让万吨沉管毫米级完成“深海之吻”,并创下连续7节沉管毫米级高精度对接安装的世界纪录。

  12年前,31岁的宁进进参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施工,协助师傅林鸣完成海底隧道33节巨型沉管的浮运安装施工任务。

  如今,宁进进参与了一体船“一航津安1”设计建造全过程,并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重大科研成果,推动海底沉管隧道施工进入智能时代。

  在他的团队里,35岁的青年技术能手锁旭宏伴随深中通道建设成长,和团队成员一起首次将北斗系统引入沉管施工领域。

  青年老年都是“技术大拿”

  在这7年来,深中通道测量员、90后山东小伙韩秉学的脚步走遍西人工岛13.7万平方米的每一个地方。

  “我的眼睛就是尺!等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那一天,一切付出都值得。”韩秉学说。

  同样成长的还有被同事戏称为“西岛三英”的刘帅、庞智童、朱义鑫。来自黑龙江、湖南、山东的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参加了深中通道建设,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技术大拿”。

  在这7年里,只要现场出现难题,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及广州南沙龙穴岛船厂车间的工人们,总能看见年过八旬的深中通道技术专家组岛隧组专家陈韶章的身影。他用多年经验钻研创新,结合实际破解难关。

  在深中大桥上,这7年里,明年即将退休的桥梁建设者沈卫东在工作之余,为“人生的最后一座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拍摄了10万张照片,里面记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7年里的汗水、微笑和奋斗之姿。

  5000多个日夜,梦想照进现实

  “每年台风天,上千名工人在海上作业,建设者和设备的安全,都是我最担心和牵挂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传斌说。

  从2016年深中通道动工以来,在奔腾的伶仃洋海面上,在那些大众未曾踏足的角落,建设者与钢筋混凝土为伴,穿梭在几百米的高空,来回横跨伶仃洋,用双手创造、汗水浇灌了通往诗和远方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

  他们的付出,唯有伶仃洋最懂。

  他们的梦想,也将在这一周照进现实。

  那一天,7年筹备、7年多建设,14年里5000多个日夜,1.5万名建设者梦想所寄托的深中通道将正式开通。

  从茫茫大海到长虹卧波架通途,从“零丁洋里叹零丁”到一项项世界级难题被攻破,一个个“深中速度”在创造。

  正如2010年来到深中通道报到,成为001号员工的宋神友所说 ,“有些事,总需要有人去做、去攻坚、去坚持。”

  深中通道建设大事记

  深中通道是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2016年12月28日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

  2017年9月18日

  西人工岛振沉第57个超大直径钢圆筒,创造4个半月快速成岛新纪录

  2017年12月21日

  东人工岛开建

  2018年4月27日

  深中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开工建造

  2018年9月6日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正式开建

  2019年6月26日

  深中隧道首节沉管钢壳完成制造(项目打造了国内首条大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并运抵世界最大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浇筑。

  2019年7月24日

  深中大桥东索塔钢吊箱全部下放完成

  2020年6月17日

  首节沉管E1管节在世界首制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助力下,完成沉放安装,实现“深海初吻”

  2020年9月20日

  深中大桥东锚碇基坑开挖完成

  2021年6月17日

  深中大桥东主塔封顶

  2021年7月19日

  深中大桥西主塔封顶

  2021年8月30日

  沉管隧道东端首节沉管E32管节完成沉放对接,开创东西两端同步安装的新局面,并突破了超宽、变宽沉管管节在浮运安装方面的世界纪录

  2022年2月15日

  深中大桥先导索过江

  2022年4月22日

  深中大桥猫道贯通

  2022年5月16日

  深中大桥首根主缆索股完成架设

  2022年6月28日

  中山大桥合龙

  2022年9月23日

  深中大桥完成主缆索股架设

  2023年1月4日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成

  2023年1月12日

  深中大桥首片钢箱梁完成吊装

  2023年4月28日

  深中大桥合龙

  2023年6月11日

  海底隧道E23管节及最终接头完成沉放对接,沉管隧道实现合龙

  2023年6月 20日

  东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2023年11月28日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2024年4月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了荷载试验

  2024年6月16日

  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

  徐学渊表示,已经成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中美经贸关系的作用受到弱化,摩擦冲突频发,并向结构性、战略性层次延伸。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正站在关键十字路口。

  摩根大通资产及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执行官Mary Callahan Erdoes对记者表示:“获得监管批准收购中国在岸基金公司——这是一个极其令人振奋的发展里程碑,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而持久的投资和承诺。依托摩根大通的规模和全球投资专长,我们期待协助中国投资人完善投资方案、实现全球分散投资,同时协助海外投资和资金进入中国市场。”

  融合创新节目在兔年春晚中频频闪现。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如诗如画,一展满庭芳华。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总台新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普通观众和春晚感人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昆、侯文坤、林碧锋

  正确判断形势,是谋划未来、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枢纽。过去五年,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披荆斩棘、走过万水千山,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时与势依然在我,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

  作者 陈静

戴怡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