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就医”明明更方便,为何有人不愿用?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9 08:16:01

  “当天看诊,医生开完单子,就能去拿药,无需排队缴费,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缴费时了解到“信用就医”,市民陈先生就直接签约了。但是,记者了解到,仍有部分市民对“信用就医”的支付方式了解不足,就诊时订单结算自费部分自动通过“信用就医”无感支付,导致市民误认为就诊全为医保支付,忽略自费部分已使用“信用就医”进行垫付,后续收到系统提醒才进行还款。

  此外,也有市民对“信用支付”方式无法接受。在其他省市,有网友曾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次体验:“工作人员拿我的手机办理‘信用就医’时,申请了一张信用卡,我想删除,却被告知信用卡已办理了,最后投诉到银行才注销掉。”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难点需要破解。深圳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广“信用就医”最大的障碍是老人不会熟练使用小程序,存在注册签约难问题;也有部分用户担心还款时,会多扣自己的钱。

  记者了解到,为顺利推行“信用就医”,南山区创新使用了“银行垫付、国企担保”模式。据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介绍,该区引入国有银行进行诊间诊金垫付,为试点医院及区医疗集团授信额度,同时由区属国企为市民提供“零 费率”担保服务。在此模式下,市民免开卡,医院不挂账,实现可落地性强、对用户友好、便于推广的支付模式。

  “对医生而言,‘信用就医’减少了我们的解释工作,缩短了看诊时间,提高了看诊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信息科工程师杨辉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只是不同人群接受程度不同,需要通过长期的引导来改变以往的支付习惯。

  2022年,中国铁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同比增长18.5%。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运送货物1120万吨,开行跨境货物列车3000列,跨境运输货值超130亿元。

  在互联网上,潘诗宇和丁锋以“游牧夫妻”被人熟知。还有人在巴厘岛的沙滩上敲代码,在泰国的咖啡厅里线上写作,或者在西双版纳的房车里剪辑旅行视频。

  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禁燃令”政策之所以越来越严格,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仍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考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导师朱晋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火灾、引发伤人事件等;另一方面,烟花爆竹燃放会与烧煤、烧秸秆一样,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金属微颗粒等物质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燃放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声还会引发噪声污染,进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本报记者 郭冀川

  江苏南京市一位纪检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针对部分公职人员的离职腐败问题,确实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人离职或退休后,进入家族式企业包括同学、战友、老乡等开办的企业,监管的难度更大。针对这类问题,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领导干部全周期管理档案,特别是对其离职或退休后的“管理”,跟踪监督评估。

陈中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