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9平方米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7 14:28:29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李纯)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二级巡视员杨敏26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儿”难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体重管理促进群众健康”有关情况。杨敏表示,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会同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为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多方面保障。

  杨敏进一步介绍说,持续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群众滑冰场等建设工作,引导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让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更加便利。“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儿’难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杨敏介绍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各级体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全民健身设施的供给。其中提到“持续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时,她表示,2023年补助2491个场馆,覆盖全国近1400个县级行政区域,受益人口超过4亿人。

  杨敏还提到,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建或者改扩建体育公园1900多个、全民健身中心近1400个、县级公共体育场600多个、健身步道8万余公里、社会足球场1万余个、群众滑冰场300多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15000多个、智慧健身设施4700多处、户外运动服务设施5100多个,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60多个。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我国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崔东树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补贴扶持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崛起。正因为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才会引发汽车企业近期集中通过限时保价政策等方式,保障品牌市场销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先来看国家经济命脉——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振兴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已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数字经济则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我国数字经济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总体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也日趋凸显。

  据悉,中国于2018年6月宣布在山东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这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区。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达124.5亿元,其中与上合组织国家间人民币跨境收付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占比达28.9%。(完)

  2 “国补”为何要取消?

  花旗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高级投资策略师陈正荦在简报会上分析称,内地于去年12月撤销多项防疫措施,对其经济有比较大的支持,加上政府推出楼市稳定措施,帮助内地房地产企业扩阔集资渠道,而楼市稳定有助经济增长。

赖振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