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 业界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6 08:00:11

  中新网重庆6月15日电(杨梦逸)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有哪些冲击?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13—15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展开研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认为,国际舆论和国际传播紧密相连,研究国际舆论一定要将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这两个话题交叉进行互动性探讨。

  “国际舆论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舆论生成、传播和影响机制,还能提升我们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谢耘耕建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合作,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结合、政策和实践结合,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国际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内容生产与传播机遇的同时,也将引致认知重塑、价值固化的风险,对国际冲突、网络安全、数字平等提出了挑战。”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磊说,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立虚假信息甄别机制,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打击“机器人水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正确价值观;夯实人才支撑,壮大国际传播队伍。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适应更多任务,网络空间安全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构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内容治理、技术治理和人才治理三位一体的多元融合迫在眉睫。”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认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治理,要加强网络平台内容监管和数据库算法审核。

  除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 舆论、网络空间安全带来的冲击,人与智能技术协作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认为,未来国际传播实践需要探索一种人与智能技术合作无间的方式,推进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高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人机文明,将对中华文化的彰显、技术发展的关注、价值理性的关怀共同渗透进国际传播的核心议题。智能技术只有在良善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真正从实践和价值双重维度切实赋能国际传播实践。

  “机器智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威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认为,我们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保持警惕,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引导技术向善,防范一切信息灾害与人的异化。

  年会召开期间还举行了多场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对国际舆情与舆论引导、人工智能与国际舆论等话题展开讨论。(完)

其中一名球迷谢费尔谈及他们的购房初衷时介绍,“我们准备为2022卡塔尔世界杯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所以,我们用230万卢比购买了这栋房子,并装饰了它,我们也决定在这里一起看比赛。”

不过在国际足联严肃的警告下,英格兰、德国、荷兰、丹麦、比利时、瑞士、威尔士最终都放弃了佩戴彩虹袖标的打算。在七国联合发布的声明中,他们都表示,对国际足联不愿积极支持包容性感到深深失望。

格拉利什用一段特殊的舞蹈庆祝进球,万里之外,那个叫芬尼的小朋友一定会手舞足蹈。芬尼和格拉利什的妹妹都是脑瘫患者,在一次公益活动,芬尼教了格拉利什这段舞蹈,并有了这个约定。也许把时间拉长,格拉利什的舞蹈会和贝贝托的摇篮舞一样,成为解读足球温情元素的经典。

据钱江晚报报道,这笔世界杯大订单是在年初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接到,通过样品的确认后,卡塔尔方第一批下单3000套移动房屋,将货源如约寄到后,该公司还将安装视频、图纸如数发送。

这次见面

鲁本-迪亚斯说:“我们这一代球员绝对是人才济济,但其他球队也有极具天赋的,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阵中拥有状态非常出色的球员。这些球员在国家队和他们所有的俱乐部都表现很出色,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点。我再重申一遍:这是一支能够将愿望变成现实的球队。”

谢伊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