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最新研究揭秘“恐高”为何身不由己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9 10:22:21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恐高(Fear of heights)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情绪反应,身处高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手脚发软、心跳过速、手冒冷汗。原因何在?

  记者10日获悉,中国学者对先天恐高反应开展研究,意外发现小鼠大脑中的非成像视觉系统诱发了恐高反应。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小兵/潘逸萱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据了解,早在几千年前,东方的《黄帝内经》和西方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就描述了人们因为怕高而产生的恐惧反应。恐高是如何发生的呢?其背后的科学机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些物种不受恐高的困扰?对这 些有趣的“神经科学”问题,科学界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寻找大脑中专门处理“高度”威胁的“工作站”,找到克服恐高情绪的神经环路和调控方式,将有助于改善诸多恐高人群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在抑制小鼠的外周前庭器官功能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们的恐高反应不降反升;剥夺胡须介导的触觉,也不影响恐高行为。有趣的是,小鼠仅在光亮处才表现出恐惧反应,而在黑暗处并无典型的恐高反应,表明恐高反应主要是由高处的视觉冲击造成。

  研究人员发现屏蔽了与成像视觉密切相关的初级视皮层(V1)后,小鼠恐高程度无明显变化;抑制与视觉信号直接相关的神经环路后,小鼠恐高水平显著降低。这表明与非成像视觉相关的环路是大脑中介导恐高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工作站”。

  研究团队方面表示,这说明“高度”刺激不需要更高等的认知中枢进行分析判断就已经发动了。因此,人在高处时那种恐惧油然而生,不是“很怂”,而是真的身不由己。

  12日,白宫举行有关美国经济的记者会,拜登对其在任期间的“良好经济状况”发表讲话进行“自我表扬”。不过,众多记者不断追问“机密文件门”事件,拜登不得不进行回应。他承认在其位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私宅的车库中发现了第二批机密文件。当记者问拜登为何要将机密文件放在其私宅车库时,拜登“试图淡化安全风险”,他称:“我的车是放在了一个带锁的私宅车库里,而不是就这样放在街上的。无论如何,文件和我的车都是有锁的。”

  为应对本轮寒潮天气,国网北京电力提前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春节返乡及电采暖负荷接入等热点地区加强负荷分析研判,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出道 从南安普敦到热刺,从后卫到前锋

  阿卜杜拉希扬还说,尽管国际社会呼吁解决伊核问题,但现任美国政府仍违背承诺,推行制裁、编造借口,推迟恢复履行伊核协议。

  根据海南省气象台预计,14日海南岛五指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早晚有雾;15日起受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海南省将出现明显降温、降雨和海上大风天气,各地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气温中部和西北地区可降至8~11℃,其余地区可降至12~15℃;此外,14日~15日琼州海峡部分时段仍有雾。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介绍,入冬以来,全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略偏低。冷空气活动会从供需两方面对能源保供造成影响:一方面,低温降温会导致居民对供暖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雨雪天气会给供电设施以及供电原材料运输等带来不利影响。

何玉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